5年九月,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上奏苻生:“根据天象,有客星犯帝,应在大秦,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愿陛下勤政修德,惠和群臣,以成康哉之美,感动上天,躲过劫难。”
天人感应,本就虚有,这是臣下借天象劝谏皇帝修德向善之举,然而苻生曲解了其中深意,既然“国有大丧。大臣戮死”,那么,让国家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不就应验了!“皇后与朕对临天下,亦足塞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受遗辅政,可谓大臣也。”于是杀其妻梁氏及太傅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皇后祖父)。不久之后,又诛侍中、丞相雷弱儿及其九子、二十七孙。
苻生登基仅三月,辅政大臣八戮其五。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356年正月,天象再次有异变:日蚀之灾。右仆射董荣趁机进言:“日蚀之灾,宜以贵臣应之。”且“其在王司空”。至于董荣要置王司空(辅政大臣王堕)于死地的原因,竟是因为王堕不愿和他说话,并且骂了他(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总之,生从之。
杀完王堕之后,苻生于太极前殿大宴群臣,饮酒、乐奏,苻生亲自献歌一首以助酒兴。但是,担任酒监的吏部尚书辛牢(辅政大臣)担心大臣们喝多了会酒醉失仪,劝酒不是很积极。正打算与群臣同乐的苻生勃然大怒,张弓搭箭,射而杀之。
堂堂吏部天官、辅政大臣,竟然因为劝酒不力被杀。
大臣们无不满饮,昏醉污服,失冠蓬头,僵卧朝堂,再也没有人在乎君前失仪。生以之为乐。
这是怎样的君臣关系?固然是为君者的不仁,却也是为臣者的悲哀。
每天上朝,苻生都在手边摆着弓、箭、锤、钳、锯、凿等各种刑具。看到哪个不顺眼,就砍腿、砍手、锯脖子、拉断双肋。即位仅仅几个月,杀大臣五百多人,八个顾命大臣,到此处时,只存太师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