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落凤钗》。不知玲珑小姐可会弹么?”
帷幕后的人影向他深深一拜,未做声。
史煜眉头一皱,才要说话,便听洛言之又道:“我听说这曲子时,曲谱就已失传。方才不过一时兴起,玩笑之语实属冒犯,还请姑娘见谅。姑娘方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接着弹便好。”
帷幕后的人影再一拜,坐起身,抱着琵琶又弹了起来。
史煜默不作声地替洛言之斟了酒,同洛言之闲谈。问的也是些寻常事儿,如这四年都去了何处,做了何事。
洛言之谈吐风趣,将自己所见所闻一一道来。各地风情百种,人情世故。既有刀光剑影的惊险刺激,也不乏柴米油盐的繁琐寻常。虽是他亲身经历,可经他口中说出来,却更像是茶楼说书人。轻描淡写从容不迫。
史煜几度有些怀疑这些故事不过是洛言之从哪本小说中拼凑来的。特别是当洛言之谈起在北疆被流箭刺中肩膀,险些就要没命时,他更觉得这人只是在搪塞自己。目光在那身竹青锦衣上缓慢游移,想着若他所说的是真,那身上该有几处伤疤。
他心不在焉地听着故事,直到那故事也讲得七七八八,才收敛了心绪,感叹道:“能如老师这般四处游历,潇洒自在实在令人生羡。只是这好端端,京中也无什么要事,怎么突然舍得回来了,莫非是想起还有我这么个学生,心里放不下?”他这话本是打趣,出口后竟无端有几分醋味,那腔调听在耳朵里,连他自己觉得不对味。
洛言之却面不改色,缓缓饮下半杯竹叶青,道:“其实前些日子在绥州时,我就已有了回来的打算。我好歹也是个探花,如此游历在外,未对这江山社稷有过半分建设,实在惭愧。恰巧大理寺近日要翻查旧案,一时找不到人手,我父便顺势将我举荐上去。承蒙陛下不弃,还记着有我这么一号人,下了诏书让我回京,先去大理寺当差。”
史煜思索着道:“周太师似乎就曾在大理寺中做过少卿。”
洛言之道:“可惜未做几年便被调去了刑部,也算是,正合时宜。”
史煜似是未听出那话外的意思,转而道:“从前我便想,大理寺中人是不是都像他那么古板。如今见老师也要去大理寺,学生实在有些担心,若老师也变得如太师那般该如何了。”
洛言之笑道:“太师只是脾气不太好,并非古板。我听闻他任少卿一职时,曾因破了一桩十年前的悬案,有再世包公之名,就连我也十分仰慕。可惜我资质平庸不够仔细,于破案上便更没什么本事,也就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