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再说了人家曲小江也不屑,自己有姐姐就行了,就知道自己姐姐厉害,看看自己亲爸都听姐姐的,他以后也听姐姐的。
曲小白去了灶房,八零年刚开始包产到户,他们家人口不多,分的地也不多,只有三亩,按说是吃饭肯定够了,肚子总不至于饿着,可惜啊,到了曲连成这里还真的饿肚子。
她们家本来分的是三亩上等田,村长赵建设是个正派人,这么多年在村里队上没少护着村里人,是个干实事的人,看着曲连成家里两个小的都不是能出力干农活的,曲连成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容易,也就照顾他们给了他们三亩靠着水边的上等田,地肥水美的,年年还是高产。
谁成想,这三亩地到了曲连成手里都没等捂热乎,就被曲老太太连哭带求的换成了曲连海家的三亩靠山的下等田,倒不是赵建设偏心眼,曲连海家里一共四口人,还都是劳动力,本来就是分了六亩地,赵建设分地也不可能分配不均匀,谁家不是都想要好田,一般都是好田赖田搭配着来。
所以曲连海家里实际上是三亩上等田搭了三亩下等田,也不算孬歪。
曲连山心眼多,他们家五口人,下来分了八亩地,他要了八亩中等田,这样都挨在一块,也省的到处跑着费脚力下地。
曲老爷子和曲老太太则是分了两亩上等田,因为是老人,村里对老人还是照顾的,于是曲老太太直接打上了曲连成的主意,于是三亩好田边孬田。
就是遇到个天旱,光是担水都要曲连成累出病来,这样下来一年到头交了公粮,也就剩下勉强够口粮,可是曲连成每次刚一打下粮食,曲老太太就来借粮,不仅仅把养老粮食要走,每次总少不了借走百八十斤的粮食,于是他们家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干的,基本上都是玉米面糊糊,最多到了夏天,自留地里种的菜搭上一些,算是好的。
好在曲连成还能上山采药,有个本事在身上,每个月也能有个十几块钱的收入,当然这些怎么可能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