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着吕公著已经服从,赵煦就问道:“高丽之事,相公有何看法?”
\n
\n
吕公著答道:“回禀陛下,老臣确有疑虑……”
\n
\n
“这高丽国,如今不过半壁山河,人口籍田十去五六……”
\n
\n
“如何负担得起每岁二十四万两白银?”
\n
\n
二十四万两白银,即使大宋,也是一笔巨款。
\n
\n
何况高丽这样人口不过数百万,国土多山的贫瘠小国?
\n
\n
现在,宋辽联手,强压其订立和约。
\n
\n
岁贡宋辽两国各十二万两白银。
\n
\n
吕公著是真不知道,这小小高丽,该如何凑齐这样一笔巨款?
\n
\n
又去那里找这许多的白银?
\n
\n
赵煦嘿嘿一笑,道:“相公勿忧!”
\n
\n
“这钱啊,总是有办法赚到的!”
\n
\n
“过去高丽人赚不到,那是因为他们没找对门路!”
\n
\n
说到这里,赵煦就想起了那些,在近现代的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各国仁君们。
\n
\n
事实早已雄辩的证明——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n
\n
何况,这高丽半岛上的百姓,即使放在整个东亚都属于优质人材!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