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夏雨荷回到济南,看到了父亲生前寄过来的回信,这封信可以说是遗书了。信里依旧没有提到夏永乐一句,却说了让她好好把夏紫薇养大,有生之年不要带夏紫薇上京。
父亲的遗命怎敢不遵从,夏雨荷就算是再不甘,再不情愿也不能去寻乾隆了。她守着济南的老宅足不出户,每天都盼着他的宝历在某一天能够想起他,接她和紫薇回京。
所谓坐吃山空,只出不进,尽管夏员外家大业大,留在济南的不动产也不够夏雨荷母女和她舅舅几人潇洒挥霍的。
到夏雨荷病逝的时候,家产已经所剩无几。夏雨荷怕自己走了之后剩下女儿一个人无依无靠,担心女儿以后该如何生存。她教会了女儿琴棋书画诗茶花,可这些对女孩子来说并不能成为谋生的本领。
她想着自己的女儿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孩子,金枝玉叶,便在临终前告诉了夏紫薇她的身世,让她带着信物去京城寻找父亲。
她觉得女儿只要认了这个父亲,以后不愁生计,或许还能嫁个好男人。父亲说她有生之年不能带紫薇上京,可没说她死后紫薇不能自己去寻找父亲。
夏紫薇变卖了家产,也没有多少。钱本就不多,在路上又耗费了半年的时间,待到了京城,勉强只能支撑三个月。若是没有成功的和乾隆相认,以后的生计也是个问题。
夏员外自那场大火之后就改名换姓,夏员外成了艾员外,夏夫人成了艾夫人,夏永乐也成了艾乐。现在的艾员外一家在济南没有亲人。
没过几年,帮他们修改户籍的方之航因文字狱被满门抄斩。艾员外感念当初恩情,冒险护住了方之航的两个子女,一南一北,派人分别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唯一知情的官员已死,艾乐的身世只要他自己不说,便没有人查得出,不是查不出,而是根本不会有人想到往他身上去查,往皇子的方向去查。
艾员外年过不惑,读书不比年轻人,习武更是太晚了。所以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艾乐身上,希望他能文武双全,出人头地,不仅送他去学堂念书,还特意带着他上武当拜师学艺。
一晃十几年过去,当夏雨荷病故、夏紫薇上京寻父的消息传到艾员外耳中的时候,他的外孙艾乐正好也快要进京赶考。
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中的悲痛无法言说,艾员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然而眼下他更担心的是乐儿和紫薇这两个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后来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