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他再去看这些文章,再看一遍这些学识,忽又觉得最近关于朝议的种种新举措在这些文章中都可以看出端倪。
李慎觉得如果朝中能够施行这些举措,那么骊山的学术将会光芒万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块石碑就立在了宗正寺门前,袁公瑜就站在石碑旁低声道:“这县侯离开朝堂了,那下一任宗正寺卿是谁?”
李义府狐疑道:“江夏郡王李道宗?”
袁公瑜又道:“不对,昨日朝会上三令五申,绝不动用“自己人”也就是说地方州府不能用自己地界的人为官,那么宗正寺卿也不能用宗室的人,李道宗不合适的。”
李义府叹道:“原以为,县侯来了,我们的好日子也要来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袁公瑜又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义府咬着牙,“褚遂良想要拿下御史台的权,某家要和他拼到底。”
“现在朝中都在争抢刑部,御史台,我们也不能落于人后。”李义府很是纠结,低声道:“许侍郎也不知怎了,总是无动于衷。”
“李侍郎放心。”袁公瑜坐在宗正寺前,又道:“长孙无忌是外戚,县侯都走了,他早晚也会离开朝堂,只不过碍于现在的局面,太子殿下只能留着他,等这个老狐狸一走,褚遂良的势力定不如现在。”
李义府摇头道:“县侯走了,又有人开始弹劾骊山,说骊山人用纸张如厕,纸张是用来写字的,怎么能用来如厕,这是有辱圣贤。”
袁公瑜道:“下官试用,用纸张如厕很舒服。”
李义府颇为认同,“某家也去试试。”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