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欲上奏替贾氏一族说情减罪之事解释一回,只道是若是在座诸位愿附其议,请于奏本之后签名附议。熙玉自是无有不可的,二话不说,命家人端了笔砚来,于奏本末尾处签名附议。孙念祖并了岳维翰亦是随即附议,煦玉见状,淡笑着问孙念祖道:“此事未曾知会你父亲,你就此附议,你父亲可会认同?”
孙念祖答道:“此事未尝知会家严,弟亦不知家严如何应对。然此事事关内人诸亲生死,弟自诩责无旁贷。何况贾侍郎于弟亲事有恩,弟当报之。”
煦玉闻言颔首,又令熙玉将奏本当众诵与诸人,众人闻罢,则各怀心思,虽知晓此事轻重,自知若是附议,奏本一旦惹怒天颜,自己少不得被判了拉帮结派。此事若成尚可,若是不成,自己岂不跟着一道遭殃?虽如此忖度一回,然众人闻罢那奏本之言,通篇镂金错彩,尽皆被那奏本所述情理并了辞藻折服,便也一个接着一个签名附议。待签罢名姓,诸人审视一回,见自己之名同了显宦贵胄同了页数,心下亦是得意了一回。
煦玉见此番已有十数人附议,倒宛如士林齐聚一堂,心下亦是欣忭,随后又对熙玉吩咐道:“明日按例乃是国子监于明伦堂宣讲《训士规条》之日,明日待我前往国子监后,方才进宫上奏。”
熙玉听罢答是。
之后厅中众人用过茶果,闲谈一阵,将当日集会所做诗文探讨一回,邀煦玉点评一阵,待至一更,方一并告辞而去。
?
☆、第八十三回 无怨无悔此心不渝(二)
?却说次日早朝,景治帝本欲令众言官唱这主角,于群臣跟前将贾氏诸人之罪参劾上奏一通,占据言论主导,将贾氏一族就此扳倒,令其永无翻身之地。不料却见炎煜出列上奏,将奏本奉上,道是多日未曾定下的和亲之事总算有了眉目,先是上奏曰:“郡主炎煐身体欠佳,卧病在榻,若是此时出发前往番邦,只恐旅途劳顿,难以支持;便是侥幸到得茜香国,亦是多有劳损,难当和亲联谊重任,且郡主身体欠佳,有伤我朝威仪。虑及于此,臣方与太妃商议,只道是另择一上佳之人取而代之,如此和亲之事便也万无一失了。”
景治帝方问择以何人,炎煜则道此人正是太妃义女,亦可充了郡主之名,乃荣国贾政第二女,已故贾贵妃之妹。
景治帝闻罢兀自寻思,只听炎煜又道:“贾氏一族与我朝有些渊源,祖上为开国元勋,如今更乃已故贵妃母族,不容轻忽。此番将贵妃之妹远嫁他乡,数年前又为母妃认了义女,彼时尚有许多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