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翠儿的默默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轻声哎了一声,随后就下去了。
苏怜衣和荷衣面面相觑,这是要做什么?
郑老太太让她俩挨着她坐了,然后说了一个名字,苏怜衣和荷衣顿时惊得站起来:“原来您就是当年的玉蝴蝶……”
玉蝴蝶的大名,但凡是对这一行有一点了解的,没有人不知道。瑞霞班头牌青衣,不但京戏绝,昆曲也绝。都说大师无派系,这一点放在玉蝴蝶身上,是一点儿都没错的。玉蝴蝶不仅唱旦角,青衣、花旦、刀马旦,样样来得,有时要救场,连小生也唱,一个人顶得起一个戏班子。她唱的《游园京梦》,就算是正经八百的昆曲名伶,也不得不说佩服呢。
郑老太太摇头笑道:“都是当年的事儿了,不提也罢……”
几人因为戏曲,说说笑笑间亲近了不少。不一会儿,只见刚刚出去的翠儿嬷嬷,领着几个小丫头,抱着几个大大小小的箱子,走了进来。
这一行的,有个俗话,龙套的戏装叫随衣,名伶的戏衣叫行头。名伶的行头,都是专人专用,且有专人侍候打理的。她们不屑于同无名戏子共用一套头面,自备的戏服冠戴是夸耀的资本,是身家,也是身价儿。谁拥有的服饰头面最多,最好,最齐全,谁就最大牌,金钗银钏,玉凤翠鲤,普通人家的小姐也望尘莫及。那叫派头。一个戏子没了派头,也就没了灵气儿,没了心劲儿,没了势头儿,生不如死。
嬷嬷把一个精致的大箱子放在了几人面前,只见那箱子上一点灰尘也无,看得出来是被人经常擦拭着的。那上面绣着精致繁复的花纹,正是一幅暗示性极强的春宫图——男人的背裸着,露出背上张牙舞爪的龙虎纹身,栩栩如生,虽看不到人的正面,男性的阳刚霸气却早已破图而出;女人香肩半裸,红衣初褪,正低头做含羞解带状。不脱比脱更诱惑。
打开箱子,苏怜衣和荷衣的眼睛顿时一亮,任是谁,看到这样的戏衣,也是移不开眼睛的——
绉缎,对襟,上为淡青小袄,下为鹅黄腰裙,外披直大领云肩绾风带,镶边阔袖带水袖,周身以平金刺出云遮月图案——亦同普通的“枝子花”图型不同,对襟两侧图案并不对称,而是浑然一体,合成一幅,做工之精美、心思之灵动堪谓巧夺天工。
而后,嬷嬷又打开了旁边一个盛头面的小箱——头花、面花、点翠、水钻、银泡、耳环、珠串、发簪……一应俱全。
郑老太太看着已经惊呆了的两人,慈爱一笑:“这些,都是我当年的宝贝,先如今,看着你们两个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