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朝夕冷着脸,把宣纸接过来。他原是兴来提笔,写得是,“一川烟雨任潮生”,这丫头大笔一挥,于是在他的字下面,就有了一行几乎可以乱真的“一川烟雨任凭生”。不过是一个字,意境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小土豆好像还很得意,脏乎乎的小手又企图伸过来抓他的衣带。
“土豆,昨天教你什么?”他仍然没有表扬她,冷着声,不动声色地闪开她的手。
戚璟萱咬着嘴巴,闷闷地回道,“1古时,郦王拜会在江边隐居的任牟,并邀他出仕,可是任牟拒绝。任牟说,为官以德,要爱民如子,他生性散漫,担不起重任,是以不会出仕。”
“所以?”这土豆丫头片子的记忆力果然不能归结到三岁的孩子中去。三岁稚童,不要说今,就是古往,将来,如她这般的,绝对不会出现第二个。
“所以师傅教导说,明德也包含自知。自知是为可为之事,凡事三思,并量力而行。”小丫头嘴上说得流畅,可是腮帮子却鼓了起来。她本来就胖,这一下便像是一个肉包子,说不出的可爱。他的嘴角扬起了一抹笑意,可是戚璟萱正低着头,什么都没有看见。
“可是我觉得,如果没有碰到郦王,任牟再本事,名字也不会流传下来。而且师傅,任牟后来不是感于郦王知遇之恩出仕了吗?”
夜朝夕双手抱在胸前,俯视着矮矮胖胖的小人,“于是,你想说什么?”
戚璟萱看到他的眼神,大受鼓励,毫不犹豫地说,“名士有真本领,兴亡可以笑谈中。可若使当时没有遇到郦王,任牟只能在江边老去,横生白发。我认为,为官者必定要追随明君,因为若不是明君,任你有满腹的才华,都会付诸流水!”
三岁的孩子,究竟怎么能理解到这些,又是怎么把一个典故,看出这么深刻的道理?夜朝夕又开始头疼了。他到底要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