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五月十六,康熙回宫,再次召见议政大臣、九卿。这回康熙对这再审原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陈汝弼一案的结果满意了。
很快便下诏:查原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陈汝弼虽未受贿,但有错用黄钟之处应处已革职,准其还乡;另将原审三法司堂司官等,左都御史舒辂、给事中王原等著革职,劳之辨、李先复、塔进泰等著各降三级调用;刑部尚书安布禄、卞永誉常授著各降三级;傅继祖、常舒、王掞、吴涵著各降二级俱从宽留任。
小朝会上,一身布衣的陈汝弼上朝谢恩,康熙面色有些复杂的看着这个耿直的臣子,想着自己四十一年的时候赐给他的一首诗,不禁问道:“可还记得朕那年赐下的诗?”
话音方落,在场的满汉大臣心里却是翻腾起来,只是到底都是老油子了,面上却是看不出来的。
陈汝弼跪伏于地,沙哑的嗓音响起在殿前:“百草千花一时新,此君林下始知春。虽无令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草民时时警醒,不敢或忘。”
康熙听了握住扶手的手背上青筋绷起,看的梁九宫心惊胆战,生怕万岁爷伤了自个儿。
好在半响康熙松开手道:“是朝廷对不住你,你可愿在京留任?”
说完康熙冷眼扫视了下面蠢蠢欲动的几个满大臣,看他们安分了才看向伏在那里的陈汝弼。
“臣得蒙圣眷,却是不敢有此奢望。草民本罪臣之身,圣上明鉴,得以保全,何以当得圣上如此相待,草民叩请圣恩,准予返乡。”
康熙看他说的坚决,也有些意兴阑珊,摆手准了。
这其中的事情他明白的很,可是越明白便越是憋屈,自己致力“满汉一家”半生,如今这朝堂上的“南北之争”就血溅五步,让他怎么能不忧心,那地方上他看不到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