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年,在早年和亲出嫁给吐蕃赞普的金城公主促进之下,唐与吐蕃关系初见和缓,这远在天边的变动,却令李倓走上了与原本截然不同的道路。735年,为进一步促进唐蕃关系,大唐决定再行和亲之策,这一次与大唐和亲的乃是吐蕃重臣达扎路恭,而此次,十五岁的李沁因知书达理,温婉早慧,而被选为和亲郡主。735年3月,李沁受玄宗之命,封号文华郡主,被命和亲于吐蕃。九天之一的均天君李守礼暗中随李倓姐弟远赴西域,将年幼的李倓收为嫡传弟子,并亲传李倓武学与经国、军阵之学。
738年,李沁姐弟获知消息,父亲李亨被立为太子。739年,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李奴奴忧郁而死,李守礼觉异域非久居之良所,便规劝李倓寻机带李沁回返中原。然而李沁以为父亲继太子之位,自己若不能令和亲功德圆满,弟弟只怕永无出头之日,任李倓数次劝说,均未应允。
740年,李倓的才学在宫廷中崭露头角。同年,安禄山当上平卢节度使,为了将来能拥有更大的势力,早早为自己收罗各地武林高手与文人雅士。江南名士杨尹安因拒绝他的暗中招揽,遭致以墨愚民,扰乱朝政的谗言,险遭灭顶之灾。幸有李倓多次劝谏,李隆基才打消了清洗杨家的念头。
【李沁之死】
741年,吐蕃再次攻陷石堡城,其后天策府出身的大将皇甫惟明数次领军攻打石堡城。743年,唐与吐蕃战事激烈,李沁眼见吐蕃境内因从军亲人死去而哀声遍野,更念及大唐军士死伤,决意尽全力止息两军之争。
李沁带李倓亲赴丈夫达扎路恭军前,请与大唐将军见面求和,但谈判之时,却被神策中人暗中激起军变,两军仓促厮杀,李沁为流矢刺中脖颈,虽连夜救治,终于未能熬过天明,就此逝去。李沁死前叮嘱李倓,要他施展所学,辅佐大唐贤王,令李唐迎来更大的盛世。然而此时吐蕃与大唐常有交兵,李沁之死却并未得到玄宗正视,却是连吊唁信函也未曾及时发来。
李倓心伤姐姐凄惨下场,心中难以平静,他苦思数月,终于决定走上与姐姐期待相悖的道路。姑母金城公主与姐姐都因和亲之策,而一生操劳于国事,难得善终,而最终却因大唐将领争利而不肯让战争止息,李倓对和亲之策痛恨莫名,他决意颠覆李唐,向送出姐姐和亲的玄宗与整个李唐的和亲之策报复,这时当代九天神算已被暗害而死,李守礼早有颠覆毫无亲情的李唐之思,李倓这种想法毫无疑问得到了李守礼的支持。李复却更为尊重李沁死前的遗愿,他认为李倓应该听从姐姐的遗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