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来自何方,人不可能凭空诞生,总有那么一个地方,与我们死死纠缠,融入我们的骨血中,使我们在偶然的迷梦中窥见它的真像。
它名为故乡。
我在上午11点左右抵达荣家坪,这是个曾经极度封闭的区域,建国后才逐渐开放,原先居住在里面的少数民族开始与外人频繁交流,最终变成今日所见的热闹模样。尽管常住人口依然很少,但这里看起来和其他地区差别不大,有街道、商店和交谈着的人,正值午饭时间,小餐馆里飘出粗糙但实在的食物香气。
“来一份面。”我被吸引着,坐在了靠角落的位置,老板娘操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方言口音太重,幸好仔细听是能听懂的。她生得很黑,又高,眉眼深邃,略一瞥便感觉有股混血儿的味道。或许她祖上是少数民族?我回想在车上看的资料,在最混乱的时期,没人能说清楚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少个民族来来去去,有些甚至才寥寥几十人,隐藏在山区,连历史学家都在他们构造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填饱了肚子,我才有心情打量四周,店里的装潢很简单,墙壁有幅风景画,看起来像夜市二十元三张的水平。“对了,我想知道这个地方怎么走?”我将手机屏幕转过来,示意老板娘帮忙看一眼,对方很快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这里?”她皱起眉头,说得有些费劲,“我没听说过,可能已经没有了?”
我有些吃惊,原来在梦中捕捉到的地点,是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消失了的村庄?我渴望知道更多,但老板娘表示很忙,思索了片刻,她说我可以求助经常待在街口下棋的老人,对方总是穿带汗渍的上衣和黑裤子,下巴很长,知道许多关于本地的事情。
“是啊。”那个老人放下烟筒,在面对我的询问时,的确表现出了自信,眼睛眯起来,“我听说过,那里发生过很惨烈的事情。”
闻言,我往后稍稍避开飘散的烟雾,吸了吸鼻子,继续追问具体的细节。老人年纪大了,听信我所谓的寻找素材的鬼话,毕竟我先前的工作和出版扯得上关系,有股所谓的“文人”气质,伪装时又那么坦然。
他陷入沉思,又吸了一口水烟,仿佛斟酌该从何说起……
在尚未迁出故地前,老人习惯着连绵的群山和林海,也清楚被阻隔的远处隐藏着一个村庄,那里的人和他们大不相同,黑黑瘦瘦的,也不爱说话。村子被称作“嘉里”,当然,这是音译,后来政府要进行登记,纳入户籍,才草草从相近的读音里找出“嘉”和“里”两个看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