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夜晚的湖面在烛光的笼罩下叠荡出层层叠叠的凌光,“若真起了战事,这大片江山将会满地尸骨,百姓们流离失所无所归依,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累累白骨之一。到那个时候,更可怜的是我大宋的百姓,他们何辜?就因为他们不在你们的眼前,所以你们就可以完全的无视?凌楚楚,这世间的公道,并非只有你们坚持的那一个,你们是对自己问心无愧,可是有些人,他们面对的是大宋的天下,你们可以不赞同他,可是身为大宋的子民,没有人能够指责他半分,他为这大宋的江山付出的不是你们可以相提并论的。”
“可……”
“楚楚。”包拯拉住了还想说什么的凌楚楚,对着她摇了摇头。
“包拯,我很欣赏你们的坚持,只是,我永远只会站在他的那边,因为我一直与他站在一样的高度,看的都是一样的景色。”看的相同,所想所求也就相似了。身处在他们的位置,早就抛弃了无谓的良善。
“八贤王!”不可置信的惊喊了一声,一直以为八贤王和他们是站在一个立场的凌楚楚失声问到,“你不是支持我们的做法的吗?”
“并非支持,只是欣赏罢了。”摇了摇头,赵德芳回头,被灯光笼罩的侧脸隐隐的透出了什么,只是在这夜色之间看不清晰,“凌姑娘,永远不要如此武断的去评判他,在你们安宁而平静的生活在大宋的土地上时,当你们和你们的亲人团聚在一起时,你永远不知道他为此放弃了什么。”
他永远不曾忘记,在那人第一次下令将人斩首之后那人惨白的面容和梦中无措的呓语纠缠了那人整整半年,他也无法忘记,那人为了公务而彻底未熄的烛火。还记得初时,他还未对那人如此上心,是以并不知道此事,直到飞燕拉着祈儿过来哭泣哀求着让他想想办法,他才知晓那人为了国事付出了多少的心力,有的时候彻夜未眠,为的不过只是担心自己的判断出错,才一次次的思考,做出各种的推测,再三琢磨最终才敢在折子上批阅定案。
自从那次之后,他开始经常在夜晚来到那人房前,看着映在窗户之上的影子直到天明,渐渐的,这成了一个习惯,直到发现这个习惯自己已经戒不掉时,直到发现自己已然把那人看的太重时,他才闯门而入,以调侃的姿态强硬的阻止了那人这种几乎自虐的行为。那时候起,他才发现,原来那人付出的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只是那人从不把这些示人。
“如若可以,谁不愿随心而为?初时,他也曾像你们一样无所畏惧只求公正,可是责任越大担子越重,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