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满城风雨,使得汴梁形势雪上加霜,不利用歧王就位,更不利于安抚边关众将,尤其是国舅李继隆。
如今赵元佐顺利被控制住,接下来就好办了,宫中有翟沐丝出面,先控制住今日当值且不属于他这派系的人马,罗克敌则立即点将,将赵光义突击提拔起来,并非自己心腹的几员大将兵不血刃地控制在枢密院,曹彬出面安抚京营禁军,潘美带人分头抓捕张泊、程羽、宋琪、贾碳等人,顾若离控制大内,罗公明等文臣则软硬兼施“,说服”赵元佐禅位。
事隔十多年,东京汴梁再度上演了一出禅让的戏码,大概是五代以来汉人自相残杀血流成河,杀得实在是太狠了些,十多年前赵匡胤兵变当国,基本没有出现屠杀场面,更无任何扰民举动,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就谋夺了大位,十多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戏码再度上演了一回。
汴粱城,不声不响地就变了天了……
东京遽变,消息传到关中,立即引起转然大波。狂喜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激烈的争执。
此时,萧俨、徐钱都已赶到了长安,玩政治,就算是种放也嫌嫩了点儿,这两位可都是一国鼎柱重臣,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两位唐国的吏部尚书、枢密军机和宋国的前后两代宰相,就展开了激烈的瓣论,这几位中,萧俨、徐铉、卢多逊都是博学之士,赵普虽然读书少,号称只知半部论语,却是自学成才的方家,论辩的本事丝毫不在其他三人之下,见识甚至尤有过之,这四个人吵起架来,当真是引经据典,天马行空,旁人根本就插不进嘴去,就连丁承宗也得瞪目结舌,退避三舍,杨浩见此情景,干脆装聋作哑,只等四人争出一个结果来。
徐待病了,年纪大了,又长途奔波,天气又寒冷,赶到长安便病倒了,一直低烧,咳嗽不止,就这样,老头儿也是吹胡子瞪眼睛,情急起来拍桌子大喊大叫,丝毫不落人后。
四人争论的焦点其实只有一个:是让西夏王杨浩现在就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接受赵元佐禅位,还是先让永庆公主继续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