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江阴邑,常杰可以施展出来的人脉关系,显然就要比在姑苏大得多。
不管是延陵、芙蓉还是哪里,常杰在这片地区,要脸熟得多。
姑苏大家都看太叔卯的脸色,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到了芙蓉,到了江阴邑,要不要过江,什么时候过江,过江从哪里登陆,用纤夫还是不用纤夫,常杰都可以自己安排。
“可曾打探大王前往何处?!”
“一路向西,或许,是前往棠邑!”
禀报的人说着又追加了一句,“有个贾氏族人,被属下一番拷打,已经交代,还有同谋。同谋乃是阴乡吴氏。”
“阴乡吴氏?阴乡何来吴氏?唯有……”
话到嘴边,姬卯整个人都懵了,他突然想起来,老太宰子起有个儿子,就是跟着阴乡沙氏混。
离开门庭之后,便以阴乡吴氏自居,号称“百沙吴人”。
“子、子起?!”
“正是!”
子起这个老阴逼的子孙,分了不同的氏族出来,甚至在渚宫做帮办的一个儿子,现在就是以“楚氏”自居。
以往这样干,可能大大不妥,毕竟没有功劳恩赐,这样干没人买账。
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李解支持,有汉国拥护,再加上子起以往的名声,他的儿子们如此胡来,也就没有人敢吐槽。
甚至太叔卯有一段时间,还拿阴乡吴氏来开涮,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姑苏城的各种折腾,落在子起这个老东西的眼中,岂不是玩笑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