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巴地问:“老、老爷就这么同意了?大少爷、你毕竟是他的嫡长子,就这么轻易让你个人出府单过,老爷怎么忍心?”
刘朝明心里说,我现在是个麻烦体,以刘老爷趋福避祸的本质,怎么愿意让他留在府中?何况,他根本不在意刘府的庇护,就凭刘老爷这从四品的官,在京都真不够看的。
刘朝明看着眼前的陈姨娘,知道她在府里不好过,以柴玉蓉的狭窄心胸,根本不可能容得下刘老爷的妾室。如今他走,估计她的日子加艰难。
于是,笑着对她说:“姨娘不用为我担心,我倒是觉得出去单过很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如果姨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派人到别院,哦,或者府邸找我,能帮我定帮。对了,二弟学业怎么样?我手里有几篇以前名列前茅的举人写的文章,不妨让二弟看看,算是开阔下思路,不如改天我让人送来?”
陈姨娘听了自然同意,但仍旧为刘老爷不念亲情,不看在元夫人的面上同意嫡长子娶男妻、出去单过,而替刘朝明不平。
刘朝明又劝了陈姨娘两句,告辞后回他的小院去了。
陈姨娘心里是千思百转,会儿是真心替刘朝明惋惜,会儿是感叹刘老爷的狠心,会儿又替自己的儿子朝晋担忧。虽说有个儿子傍身,但也正因为有儿子而被继室不容,经常受些窝囊气,隔三差五地被柴玉蓉叫过去,给她立规矩敲打她,说实在的,比原来的正室夫人在世时过得艰难了。正因为如此,她自知在柴玉蓉处讨不了好,刘老爷又味地偏宠柴玉蓉,所以,她把目光移向了府里的大少爷刘朝明。
她清楚刘朝明是自己要求去别院的,当时年仅十岁就能想到暂退步来保时的平安,并且还能从刘老爷手中拿走夫人的部分嫁妆,就凭这些,她觉得刘朝明不可小窥,将来必有作为。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刘朝明只用了六年时间,就扭转形势,十六岁举中的,成了个功名在身的举人。如果再进步,在朝堂之上占据席之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