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争之要地;另一方面,它处于中原农耕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在血与火的碰撞中,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多元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从对抗突厥南下为主的军事要地,逐步回归到以南北经济交流为主的商贸重镇,太原战略地位的剧烈变动,与隋唐帝国的国势密切相连。隋炀帝时期,杨谅兵变本身对隋朝的统治秩序并无太大的冲击。然而,杨广对参与兵变的数十万将士进行严酷镇压,从而将并州地方势力推向帝国的对立面。是时,繁重的徭役和大规模的征兵,民不堪重负,并州成为变乱的渊薮。突厥势力的南下,加剧了并州的紧张局势。雁门之围,隋与突厥的关系彻底破裂。没有雄固的雁门作为屏障,突厥铁骑直抵太原城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加强防备,却为李唐的建立提供了契机。唐高祖时期,太原起兵拉开了李渊逐鹿中原的序幕。趁着担任太原留守之机,李渊充分利用太原的有利形势,对内笼络各地豪杰,对外厚结贿赂突厥,李唐王朝的异军突起,打破了突厥维系的中原割据势力平衡之局面。突厥先授意刘武周南下,进而出兵干预,作为大唐立国之根基——太原形势危急,高祖派重臣坚守不怠。但随着雁门、马邑的收复,河东防线北移,太原的军事压力减轻,这对并州地域社会秩序的恢复意义重大。唐太宗时期,经过精心的战争准备,反攻突厥的时机成熟了。趁着漠北草原的天灾和突厥的内乱,唐朝联手草原诸反突厥的势力,一举灭掉了东突厥,唐朝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当北方进入和平时代,太原是中原与塞外诸州交通之枢纽,又重新回归草原丝路的重镇,成为唐朝与突厥、回纥等漠北游牧民族交往、贸易商业之中心.........”
“好复杂了,你能简单的说嘛?”我没好气的嘟囔了一句。
“额....”系统突然发出了“额”。
“我去,系统你居然会出现“额”了?你是什么人?你到底是谁?”我吓得急忙的问道。
“宿主不必多疑,本系统跟随宿主。记录着宿主的点点滴滴,从宿主穿越过来之后,本系统就自动了解宿主的过往史。”系统一本正经的解释的。
经过系统解释完之后,我也没有多大在意。毕竟哪个系统不了解自己宿主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