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门至邪至阴的魔功,却容不得半点浊气,唯独幼儿精血才可使用。幼童年纪越大,越受尘世浊气所污,于他修炼不利。孩子过了十岁,精血于他便毫无用处了。”
顾乘风笑道:“想不到对这些邪门歪道,你所知竟远胜于我。”
“你们这些三清门第的正室弟子成日躲在仙山清修,不问凡人疾苦,又怎识凡间作乱的邪魔?”
听闻顾乘风是位仙侠,那店主喜出望外,问道:“敢问这位仙侠,在哪座仙山修炼?”
顾乘风道:“我在长白山重明观修行。”
“既如此,不知仙侠可否施法除了这妖怪?便是想个法子,将他撵走,日后再不敢靠近我们奉城半步,也是好的。”
顾乘风面露难色,道:“我虽在仙山修炼,道行却不足百年。那魑邪童子有千年道行,以我今时今日的法力,恐怕还降不住他。便是勉强靠我那三样法宝取胜,也难保他日后不会再犯贵地。所以……”
店主苦笑道:“我们奉城家家户户供奉元始天尊,可是这三百年来,天尊从未降世,好不容易见到一位重明观修行的仙侠,竟无力除妖。唉,倒不知我们供奉神灵,究竟图计些什么?”
顾乘风无言以对,朝付晚香望去,对于店主的感慨既无法认同,又无法反驳。直到翌日傍晚,他们在西梁国境内寻了间干净的客栈住下,顾乘风还在思索那店主的问题。倘若仙界中人不造福凡尘俗世,凭什么自称正道呢?这问题说来简单,当真细究起来,却矛盾重重。就拿降妖除魔来说吧,若将它看作正道的本分,那么古人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笔者注:此典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又如何解释呢?既然天道匀称调和、四平八稳,总有其均衡之术,正道去降妖除魔,岂非逆天而行?然而回头去想,既然“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高下”之误可否为邪门之恶,“抑举”之为又可否为正道之光呢?
顾乘风正打坐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