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些书生一时之间也是傻了眼,昨天那些商人的的住所被搜索一通,将所有的汉字书籍全都收缴还能说得过去,可怎么今天就轮到他们了?
他们就读个书而已,这又怎么了?
读书难道不需要书本?
作为学生,自己有几本大明的书籍不是很正常的吗?这也算触犯了忌讳?
这两天的大明到底是怎么了?明明前天还对他们还是很和蔼的大明官员,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他们求情无门,礼部,国子监那些教习都不理他们,最终好像只有本国的使臣能接纳他们了。
就在这些番邦学生垂头丧气地往驿馆前进的时候,街道上的大明百姓也都是指指点点,更有那读书人交头接耳,不知道在说什么。
礼部尚书虽没有搭理他们,但他们离开的情况还是收入了眼底,结合最近应天府读书人圈子里流传的皇长孙对儒学很是不忿的言语,政治嗅觉敏感的他很快就看出了这其中深藏的危机。
自从皇上的态度变化,他们这些老臣已经察觉到了皇上好像是要变法的苗头,读书人圈子里更是很大一部分开始观望。
每一个朝代,变法都是一场变革,不管是变哪一方面,这都是需要一部分人被放弃的,更有甚者还需要杀一波人维持变法。
年轻的书生准备变化之后跟着政策走,顺应一波风气,扶摇直上。
年纪大的书生则是彻底放弃,他们这些人前大半生都在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儒学经典,变法之后就算是大主调不变,科举的东西肯定跟以往不一样,他们的年纪考现在的科举已经很吃力了,要是加上变法之后的内容,那更是一点希望也没有。
因此,从昨天开始,这种书生之间的聚会就多了不少,就连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