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文学馆从典籍中翻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很多草原部落都或多或少与华夏有联系。
例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秦汉时,冒顿崛起,向西扩张,兼并西面的白种部落。
鲜卑,皇帝最小的儿子昌意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鲜卑为号。
也就是草原上原本没有这么多部族,都是中土迁徙到草原,不能耕种,以游牧为生,逐渐与中原不同。
就连现在的代国,也有很多五胡乱华时投奔过去的中原人,他们已经逐渐被同化为鲜卑人。
李跃这一代或许能维持对草原的统治,但下一代、下两代,控制力必然会衰弱。
生产方式不同,习俗注定会随之改变。
“继续说。”
“儿臣以为与其费力不讨好攻战草原,不如分而化之,以狄制狄,大梁只须控制一些肥沃草场即可。”
李仪的建议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不过他能想到了,李跃早就想过无数次了,“莫非华夏只局限于农耕?”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同时愣住。
站在农耕文明的角度,草原问题无解,但李跃心目中的大梁,是以农耕为主,游牧、航海为辅的三元文明。
“羌氐、鲜卑、乌桓,皆为华夏!”李跃望着二人道。
这话不是李跃说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秦人、楚人、吴人、越人、蜀人、西南夷、匈奴、古朝鲜皆为华夏。
孔子也说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