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御蕃欣喜的道:“陛下,高大人正押解着刘泽清等人过来,微臣也正在迎上去,陛下马上就可以与高大人直接通话了。”
“好,好,好。”崇祯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无比激动。
真是苍天有眼,让朕能在此时此刻遇到高卿这般大才。
高升将失魂落魄的刘泽清、伯永馥和王遵坦等人都交给杨御蕃的麾下,然后立即用对讲机向崇祯汇报。
“高卿受累了,朕即刻命人设宴,为高卿接风洗尘。”
“谢陛下。”
接下来就简单了不少,杨御蕃立即将几万人的编制打乱,然后将他们分开看管,同时将地上的所有兵器都收缴。
当然,高升和崇祯的目的自然不只是为了除掉不听话的刘泽清,更重要的是为了收编其部。
因为高升和崇祯都认清了一个事实,手中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军事实力,即便是皇帝,也要受人拿捏。
刘泽清一个山东总兵为何敢直接不奉诏?吴三桂、左良玉等人为何敢阳奉阴违?
为何那些人投降建虏之后,又一个个听话得很?
还不是因为大明朝廷的拳头不够硬,而建虏的拳头却要硬得多吗?
现在崇祯仅携家眷从京师逃出,虽然有杨御蕃还愿意效忠,但仅仅六七千人,到南京能干什么?哪怕再加上一个黄得功,也是完全不够的。
从正史中弘光朝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凭黄得功根本压服不了其他三镇,哪怕崇祯的威望和号召力远比弘光帝要高,但是手中没有一定的实力,又有多少人会听令?
在京师的时候就管不住那些人,到了南京,他们还会将一个落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