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杨氏在旁,眼见着孙氏姐妹如此悲戚,不觉开口轻劝。时提及新帝登基,拨乱反正,苦尽甘来之势,时又提起洪、孙两家承天子恩泽,不日将返京,家人天伦共聚,何等欢乐……好听的话说了不知车,又有洪萱在旁佐言,方才见了效验。
那孙太后与孙氏哭过了回,心里也觉好受许。又从孙氏母女言谈并衣着细微处,得知理国公府并为亏待洪赋家,不觉笑向杨氏说道:“若说起福分,杨老太君竟也是有福之人。母子能暮年相见,阖家团圆,已是天下最欢乐之事。所以哀家应说同喜才是。”
杨氏闻言,连忙起身,口中谦辞不断。
孙太后见状,只笑着摆了摆手,让杨氏归坐,口中有云:“都是家人,很不必如此拘束见外。”
又打量着在孙氏身旁不怎么言语的洪萱,开口笑道:“这便是你的幼女萱儿了吧?过来哀家这里,叫哀家瞧瞧。”
洪萱闻言,下意识瞧了瞧自己的母亲孙氏,见孙氏含笑鼓励。不觉走上前去,欠身见礼,口中尊称道:“见过太后娘娘。”
“不要这么外道,你只唤哀家姨母便是。”孙太后说着,伸出手拉过洪萱的手细细端详回。
只见洪萱年仅十二,然则自幼习武,且无肉不欢,竟长得比京中十四五岁的女儿家还要高挑些。且因常年居于边塞之地,有骑马射箭之功,身材也不比京中闺阁女子之怯弱纤细,很是圆润矫健。
唯有双玉手,本该纤纤柔嫩如葱白,十指不沾阳春水。却因常年弯弓射箭的缘故,显得有些粗糙,且手掌指节处,还有薄薄层茧子。看的孙太后忍不住鼻子微酸,搂着洪萱便道:“我的儿,这么年苦了你们了。”
洪萱自幼长在江州之地,虽然衣食住行不比京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何等逍遥自在。因此她从不觉苦,反而开口安慰起孙太后来。为表自己所言属实,洪萱专捡了些在江州时,游山逛水,秋天狩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