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仁宗竟然会在得知北方外敌入侵之后,选择御驾亲征。是在御驾亲征的时候被鞑靼俘虏。而镇北侯侯爷孙荣广和两个儿子也因随军在侧的缘故,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惨死在北方战场上。
时间赫赫扬扬,军功鼎盛的镇北侯府就此没落。与仁宗关系那样亲密的帝师孙家也因上书请战事见罪于先帝继宗,甚至牵连的洪赋家被贬为庶民。而她的儿子,竟然在老国公抑郁离世之后,因为占了长房嫡系的血脉,成为新的理国公。她的父亲,是因为办差得力,得了先帝的看重,从而步步青云,直入内阁。
若是事情仅仅发展到这里,杨氏这辈子且算是扬眉吐气,再无任何遗憾的了。
只可惜世事难料,谁能想到继宗死后,继宗所立太子李珍竟然会在登基大典上被天降神火烧死。而孙太后是以昔日继宗即位时,曾经承诺过其死之后,必将皇位让回给仁宗太子,但是其因故食言而肥,遂遭了天谴为由,联合仁宗的死忠朝臣拥立仁宗故子李琛登基为帝。
也便是如今的新帝,立了洪赋长女洪芫为贵妃的新帝。
新帝登基。第件事自然是大赦天下,大加封赏有功之臣。而为尊上者为平衡计,则有赏必然有罚。因此众人想到新帝李琛与先帝继宗之间的恩恩怨怨,不觉就是心惊肉跳。而杨氏想到自己父亲是如何得了先帝的器重,如何步步登入内阁唯先帝是从,在先帝时期如何风光得意,效忠示好,此时此刻不免连肠子都要吓哆嗦了。
杨内阁家都怕受新皇迁怒,成为新皇立威,且向旧部重臣施恩的垫脚石。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拉拢新帝及其身边看重之人。而刚刚被新帝大赦,招入京中的洪赋家,自然就成了杨家示好的对象。
也正因为此,理国公府才会在新皇下旨的第时间,以亲人之名恳请圣上将宣旨时交由家中长子洪葵——要不是因为洪贯这些年在京中养尊处优,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实在残弱,杨氏恨不得让洪贯亲自前往江州,将洪赋家接回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