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尧却不放心,眸光凌厉:“吏治败坏如斯,不仅是风气之坏,是朝廷法度之疏漏。”
制度就如食谱,好则养人,坏则毁人。与朝廷也是如此。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绝不是宰两个贪官,杀鸡儆猴就能治本的。
穆梓安点头,这也是承景帝让卓尧亲自来江南的原因。他们要找这个的御史,不仅要能反贪腐肃正气,要能配合朝廷推出新政,从根本上改革目前片混乱的法度。
“林如海监扬州盐道年,以他所见,如今吏治*,在风气不正,二在督管失察,三在买办之乱。”
风气不正、督管失察都好懂,穆梓安便问:“什么叫买办之乱?”
“林如海说,如今官绅贪腐,十之八|九与官营买办有关,其中监管最为疏漏的正是盐道。盐政实行商屯制,各地盐商可带着粮米、布卷、银钱、马匹等向各个地方军政长官换取领盐的凭证‘盐引’,再以盐引向朝廷领盐进行售卖。原先只有边塞驻军可下发盐引,可皇祖时以盐引作为奖励赏赐功臣,结果满朝纷纷上书奏讨盐引,转卖商人以牟利。”
顿了顿,卓尧冷然道:“只要手里有盐引,就可以向商人换取粮食布匹甚至军马武器。这么来,都忙着去巧立名目向朝廷要盐引,都只顾着敛财了!从虞方的府里抄出了几箱的盐引,竟然还有伪造的。”
秦寒带人抄虞方家时,穆梓安也在,正是亲眼所见。
沉默了会儿,穆梓安问:“你打算怎么做?”
卓尧道:“林如海建议,将包括盐引在内的官营买办全部收归朝廷,统监管、统分发。”
穆梓安翘了翘嘴角:“这可不容易。”
卓尧颔首,却道:“我已向父皇递了奏章,具呈三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