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仓空穿越之后,清虚道德真君传授甲骨文,他才知道后世的手镯在此时叫什么——“琢”。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琢本来是加工玉石的意思,掏空玉石,形成中空玉环,又在不损毁材质的基础上镂刻花纹,实在是一件很考验玉石雕琢手艺的事情。久而久之,这样的饰品就被称为“琢”了。即便不以玉为料,而是以檀木、象牙、金银等为材质,也是如此。
“单叫‘琢’也不好,既然大小随心,就叫如意琢吧。”仓空想了想道。
“不好,”清虚道德真君皱了皱眉,“法宝做到大小随心并不难,难的是控制大小变化的范围。譬如禹王昔年所用定海神针,出于太清师伯炉中,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可随主人心意缩小至绣花针模样。变化这般剧烈,方可称得上‘如意’二字。”
“那……”
仓空自己是个取名无能的人,但是他也不想让自己家老爷来取名——开玩笑,看看“仓空”这个道号就知道清虚道德真君取名能力如何了!他要是取个“饭岛琢”、“小泽琢”之类的可怎么办?
“不如叫金刚琢吧。”仓空想了片刻,还是不要脸地剽窃了老子未来法宝的名字。
“嗯,这个名字可以。”清虚道德真君点了点头,“毕竟是给童子用的,浅白了些也无妨。”
“……为什么感觉你在嘲讽我。”
“说起来,这位大商太师闻仲枉称金灵弟子,真是不识货。”
嘲讽完了仓空,清虚道德真君又把矛头指向千里之外也能躺枪的闻仲:“此宝的材质可不是普通的精金——这是昆吾山精石!又名赤铁、赤铜、昆钢,铸造出的宝剑割玉如泥、锋利无匹。想来是殷商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结果没遇上识货之人,被他们放在国库里。闻仲居然用它来打造了一枚鼻环,功效还如此单一,委实暴殄天物。”
“赤铜?”仓空忽然想起了什么,喃喃背诵,“《山海经》云:‘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
“正是这个赤铜!”清虚道德真君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为师没有白教你,当初讲‘昆’字时引用的山海经经文,你都记得很清楚,善哉。”
仓空有些愣怔,不是因为清虚道德真君夸他一句,而是他想到了所谓“昆吾山赤铜”的另一个名字:“昆钢”。
顾名思义,“昆钢”就是昆吾山之钢,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