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仓空还以为洞府真就是在山上挖个大洞,里面放上桌椅蒲团什么的呢。结果穿越过来才发现,现实永远那么残酷美丽。
清虚道德真君不是山顶洞人,当然不可能真的住在山洞里。而且就算他一个人勉强住得,门人弟子、童子坐骑总不能也都挤在一个大山洞里吧,哪还有仙家潇洒可言——什么,挖新洞?你以为仙人是地鼠啊?再说有事没事挖洞玩,也不怕把山挖空了。
“仙长不是住在山洞里,为什么要叫这儿紫阳洞呢?”当初清虚道德真君自报山门后,仓空下意识问。
清虚道德真君听了一愣,旋即哈哈大笑,把那副仙风道骨的形象破坏得一干二净:“山洞,原来凡人是这么理解洞府的吗?”
随后,他坐下来耐心地给仓空讲解了一番,何谓紫阳洞,何谓紫阳洞府。
山川灵脉之中枢,曰洞,或曰穴,后世风水所谓的点龙穴,就是来源于此。青峰山紫阳洞,其实是整个青峰山的灵气汇聚之处。
而清虚道德真君做的,就是依托这处天地灵枢,兴建起一系列道观群,作为他和日后门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洞府”。
“我还听说过洞天这个词,跟洞府的含义又有什么区别吗?”仓空前世是中文系出身,跟古代汉语老师学了个咬文嚼字的毛病,很喜欢推敲字句之下隐藏的深义,尤其是平时被人含混通用的字句。
未曾想清虚道德真君这一次却卖了个关子:“洞天跟洞府的确有些不同,但现在时候未到,讲出来你也难以理解,等你能修到天仙以后再说吧。”
前面已经说过了,紫阳洞府是依托灵脉而建,讲究的是师法自然、用而不争,不仅能收拢山川灵气为己用,还可将潜藏地下的灵气化作生机,反过来滋养一山万物。
要想做到这一点,普通的建筑是不行的,必须是将建筑与天地大势合一。什么意思呢,黄老邪的桃花岛知道吧?没错,就是像桃花岛一样,将什么八卦五行、奇门遁甲、周天星相、本地地势全都揉在建筑设计与布局中,而且还要变态十倍,才能达到上文里的效果。
——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整个洞府的道路极其怪异,忽左忽右,难记难走,光是如何走路的口诀,仓空就足足背了三天。
从仓空住处走到清虚道德真君的住处,运动量不比后世所谓的跑酷低,还是一边跑酷一边背书,又费体力又费脑力。要不是上青峰山以来,仓空从清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