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归座坐好。
跑进来的是个随侍的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回说:“禀告殿下,万岁爷有旨。”
原来自林如海三年前返京之后,皇帝一直曲意讨好,试图挽回,却被一再拒绝,皇帝终是不死心,前几日终于找了个机会,拉着如海一诉衷肠,却被如海再次强硬拒绝,当时,皇帝真的灰了心,坐在一个四面透风的亭子里枯坐了一宿,然后,就沾染了风寒,一病不起,而且,这一次的病势来势汹汹,任凭太医院的太医们怎么施以药石之技都无济于事,竟然是要露出下世的光景,故而,皇帝急召远在东南的九皇子回京。
这一路上,徒奕瑞挂念慈爱的父皇,心急如焚,十多日日夜不停的疾驰,终于赶到了京城。
第43章
皇宫的重重殿宇之中的一处。
王夫人正满面忧色地对着女儿贾元春,说:“我在外面听说,万岁爷有些不好……唉,我的儿,你怎么如此命苦,没享到什么福,现在却要……这可怎么办呀,愁死人了。”尽管殿内只得母女两人,殿外有心腹侍女守着,不会叫人听见这些内里带着含义的话语去,老道的王夫人还是“话到口边留半句”,就怕万一叫人听了去不妥。
也难怪王夫人忍不住抱怨,试想想,贾元春入宫八年,而今才不过是二十二三的韶龄女子,正如正当花期的牡丹一般最艳丽的时候,偏生运气太差,进宫也仅仅只得有过一次侍寝,就如小石子扔入水面不一会儿就消弭无痕了。还有,几年前皇帝钦点了贾元春陪同南巡,贾府诸人都当作是有些承宠的苗头了,还兴头了一阵子,谁知道却还是水中花镜中月一般,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她没有宠,好歹也是宫里的妃子,还是金尊玉贵、养在金丝笼里一般的。可是,皇帝要是这一驾崩,新帝登基的话,按着往昔的惯例,年龄大的、有了皇子皇女的妃嫔迁居其他宫殿奉养,而像贾元春这样年纪轻又没有生育过一子半女的,多半就要被打发去京郊的一处专用的寺宇,美其名曰“为先帝祈福”,实则进了活牢笼。
贾元春闲闲地用一根铜棍拨弄着手炉里的炭火,闻言轻笑了笑,说:“那也不一定,事在人为,倒是宁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好。”
王夫人眼睛瞠大,忽然上前,猛地抓住贾元春的胳膊,急得语无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