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里,尤氏因为早就得了贾母的提点,此时便十分上道儿地说:“哎哟,就不知道哪一家的姑娘有那么大福气,听着就叫人羡慕啊。说起来,我倒是知道有一户人家,姑娘模样生得周正,还知书达理的,门第也配得上,就不知道能不能讨得老太太的喜欢,我才好去与人说合这事儿呢。”
王熙凤也跟着凑上去,说:“说起来,我也知道有一户人家的姑娘正堪配得上宝玉,只是,宝玉如今不过虚岁十二,怕老爷责问,说什么立不立的话,爷们的事情我一个孙媳妇不敢搀和,就没说出来,可巧今儿老祖宗提起来。”
贾母笑道:“老爷说的也是正理,宝玉原该读书上进,不急着娶亲,等他到了十五六岁,考上个什么功名,人也定下性子来了,再娶媳妇不迟。不过,我的意思是,订亲和娶亲是两回事,有合适的人家,订下亲来,才好两边人家都好添置东西,免得临时忙乱。所以,我寻思着是不是先给宝玉订下一门亲事,等几年后他们大了,就顺理成章地把相中的孙媳妇八抬花轿抬进来。若是这其间的几年,我有个什么不好先去了那世里,想着宝玉的婚事已定,也就没什么挂念不下的了。”
贾敏忙说:“母亲这般说,叫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心里难受啊,唯愿母亲长命百岁,活到八百岁才好。”
贾母笑吟吟地说:“敏儿的心我是知道的,不过,现在别打岔,倒是趁着这会儿屋里没姑娘小子们在,咱们好议论事情呢。那天薛家姨妈处来的那一对兄妹原是宝姑娘的叔伯家的孩子,那妹妹叫薛宝琴,模样真是极好的,年纪也小,才不过和环小子差不多大,都早就定下亲事了,说的是梅翰林家的公子,后来她父亲去了,这门亲事还是作数。这样多好,我就想着,是不是也早些给咱们府里这些哥儿姐儿都定下来,现在说起来好像还为时尚早,其实啊,几年的光阴嗖忽就过了,你们看看,我都还记得我原先没嫁人当小姑娘的时候的事情呢,现在都六十年过去了,人也老了,不中用了,赶在进棺材之前,给几个孙子孙女定下亲事来,我就是死也好闭上眼睛了。”
贾府如今三位姑娘,两位哥儿,重中之重当然是宝玉的婚事。贾母这才表露真意:“宝玉的媳妇我想着不要去外面找,倒不如就在亲戚家的几个女孩儿当中选,亲上加亲,又是知根知底的,岂不是比那些毫不知道底细的人家好?免得万一寻着个不好的,宝玉委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