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过,他也是被逼得急了,实在没有办法,才会说出这么尖酸刻薄的话来。
可是老王心里头是明白的,如果没有这个大女儿,恐怕这个家早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吧。就连猪圈里那两条猪崽子都还是领娣趁着暑假时候到镇子上找事干,攒钱买下的。连着这好几年,至少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能杀个不小的猪娃,有点肉吃。但也从来不敢多吃,都送到镇子上的供销社换成了钱,只是为了替自己交个学费。余下的几个钱,都替他和小海扯了过年的衣裳。
老王更明白,领娣之所以不愿意去省城上大学,完全是因为这个破碎的家,已经再也没能力供得起她了,所以才放弃了全村人都梦寐以求的上学机会。可眼下,收成不好,这两个猪崽子又小的很,杀了可惜,卖又卖不了几个钱,小海的学费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着实让他为难得很。
“领娣啊,你要是能找个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婆家,也可以帮海儿一把嘛,起码让他把书念完。”老王两只眼睛都湿润了,他是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木匠手艺在眼下也实在是挣不了几个钱,而且找他做木器的人家也越来越少。错过了眼下这几天,怕是要耽搁小海报名的日子了。
他每天早上天还没完全放亮的时候,就揣着两个隔夜的苞谷面馍馍,背着木匠匣子,走三十里山路去镇子上揽活。往往都是他刚到了镇上的时候,天才亮起来。他挨家挨户的上门打听,有没有人家要打新家具。可是有时候,一整天都接不到一单活。就算偶尔有人家请他做两件木器,也顶多只是做个搓衣板,打几条新板凳,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有时候到了中午,他也会故意放慢干活的速度,好在住人家里蹭上一顿午饭。实在是没饭吃,他也从来不愿意花钱几角钱去铺子里买碗面。
镇子上的饭馆之前请他做过些桌椅板凳,到还记得老王这么个人。有时候,见他大中午的还挨门串户的揽活计,面馆老板总会叫他进门喝口水再走。起初几天,面馆老板还会给他盛碗面,也总说是不要钱,可是老王走的时候总会把钱搁在桌子上。后来干脆就不敢在进去面馆了,他是个要面子的人,不能总是去蹭饭吃。别人好心请他吃碗面吧,他始终觉得这碗面吃得那么膈应,留下钱在桌子上吧,心里总觉得丢了些什么。可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