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都要更冷些,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早早被厚厚的积雪冻住了。沟壑纵横的黄土塬银装素裹,天空不时飞过几只寻食的鸟雀,也像是架不住这寒冷,盘旋了几转,就扑着翅膀回了巢穴。林木萧瑟,禾草枯萎,厚厚的雪重重地捂着,黑灰色的冰溜子,直直的倒挂在树梢上。
庙底村就坐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中间,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黄土坡,就是沟壑遍布的黄土沟,错落有致的土窑洞都紧闭着屋门,黝黑的门板,灌着风的窗户,显然这些窑洞都有一些年头了。
仅有的一条出村子的路,是当年公社组织村民,用锄头和铁锹一寸一寸挖出来的,沿着田埂和地头弯弯曲曲的拐出了大山,通向七八里山路外的镇子。路有些坎坷,布满了来往村民和牲畜的印迹。天晴时,尽管会好走些,可也是走出去没几步,黑布鞋面上就要蒙上很厚一层土灰。逢着下雨的日子,自是不必说,路面上到处都是积水和泥泞,出一趟村子回来的时候便和圈里面的泥猪没啥分别了。
雪已经停了好几天,但道上的冰溜子还没有完全融化。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头顶上,温度却总是提不起来,冷得人都不愿意伸手。这样的天气,村民们多半都不愿意出门,窝在暖和的屋子里,烧上一壶开水,一屋子人围着红彤彤的碳炉子天南地北的闲扯,或者斜倚在暖烘烘的土炕上,说几句家长里短,无非是谁家男人鬼混了,谁家娃娃读书出息了,谁家姑娘要出嫁了,算计着手里的钱还有即将到来的年关,一边消磨着这无聊的时间,一边打发着这寒冬的清冷。
山林间还蒙着一层没有完全消散的雾气,山道上似乎有人正在赶路,隔得太远看不清那人的样子,只能隐约听见老布棉鞋的千层底儿和碎石子摩擦的声音,以及那像是铁匠烧炉子的木风箱一样扑哧扑哧的粗壮的喘息。脚步很快,声音很促,哒哒哒的像是疯起来的驴驹子,显然这人是有什么急事。他一路小跑着朝村子的方向赶去,跑一段之后,似乎是跑累了,可是却又不敢停下来歇会,只是慢下来步子又超前走一段,没缓几步,却又开始拼命的往前跑。
终于他实在是跑不动,才停下了脚步,半弓着身子,双手撑着膝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