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多了许许多多捷径可走——如此一来,他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提拔能臣,也要趁早,如此方能日益省心。
他与王华直言道:“东宫讲官一职尚且空缺,吾会向父皇举荐王大人。”
王华受宠若惊,连忙叩首谢恩。
祝又樘示意他起身,一面又道:“父皇选的两个伴读,颇有些一言难尽。据闻王大人家的长子天资不凡,远近闻名,不如召进宫来与吾共读。”
王华听得又惊又喜。
皇上选的伴读他知道,一个是宁贵妃的亲侄子,也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宁通之子,另一位便是定国公府的嫡孙。
在与太子适龄的人选中,这两位的出身是最高的。
一个是权力滔天的宁家,一个是荣宠不衰的开国功勋之后。
可太子却说……颇为一言难尽?
王华惊得是这一点,喜得也是这一点。
宁家人出身平平,全仗着宁贵妃受皇上宠爱,滥用锦衣卫职权,作风霸道,鱼肉百姓,风评素来不好,自然不是良选。
定国公府是不错,可这一代的小嫡孙却是小时雍胡同里的头号小恶霸,最不喜的就是读书,真进了宫,只怕也难以拘得住他。
由此看来,皇上的思虑竟还比不得小太子来得长远。
本对如今朝堂心存失望的王华看着面前面如冠玉的小小少年,心底忽然涌现出一股动荡来,一腔抱负涌上心头,竟有些想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