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总统会有兴致去知道个清洁工的名姓吗?再说啦,人家钱老都有那样的觉悟,“吃到好吃的鸡蛋,也并不需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的”,那么,自己就安安心心做那只默默下蛋的母鸡好了。
“既来之,则安之”,苏游时半会也没什么主意,就在杨暕这棵大树下乘乘凉也好,给他当几天厨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在这没有人会怀疑他是杀人犯,也没有人会来查他的“貌阅”。
苏游下定决心以后,终于有了正式做厨子的觉悟。他正在给清蒸鲤鱼调酱料的时候,却听院外yī
zhèn
喧闹,原来是有人来访。
苏游从厨房里远远看去,只见个高大肥胖的青年领着几个侍卫走进了小院,口中却说道,“阿孩,想不到啊,又走在了大哥前面。”
“hā
hā,王兄来得真快,小弟刚还在河边等了半天,想不到却在此处遇上了;小弟刚得了个好厨子,大哥定要留下起用饭。”杨暕挽着兄长杨昭的手臂,两人的样子,可谓亲密无间。
苏游似笑非笑地看着起进院的两个大胖子,暗想着这是杨广的两个儿子。又不免想到白驼山伟人来,伟人说,“我们国家人们物阜民丰,健康快乐,幸福指数世界第二。”
如果伟人家能代表整个国家的话,事实也正如他所言。于是苏游的nǎo
dài
里突然出现了张张胖脸:金大胖,金二胖,金三胖……当然,少不了金光闪闪的主体思想。
两人才进屋,尚德也随后来到了厨房,自然是吩咐苏游好好做菜。当时采取日两餐制,以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活习惯。早餐在七点左右,吃得些,因为要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称为“大食”;下午三四点再吃顿,因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劳动,所以吃得少些,称为“小食”。
而三餐制当时只在上层社会和士人当中流行,诸侯也是日三餐,只有皇室四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