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自觉的上了后斗,后斗的门并没有关,随着车的开动,在后面呼扇,看样子这回的路程不远。从后面向外看,依然是行驶在草地上,还是很颠簸。
大概也就开了五分钟,我们下了车,车停在另座蒙古包前面,回头看去,还能看见嘎鲁大叔的家。
这间蒙古包和嘎鲁大叔的不太样,周围没有什么牲畜棚和生活用具,像是拍照用的景布,除了烟囱里冒出稀疏的烟尘,看不出什么生活的迹象。蒙古包的搭建传统,用洁白的布包得严严实实的,而且非常的低矮。
蒙古包的门也就米五都不到的gāo
dù
,是用木头做的雕花门,鲜红的底色上面描了金色的雕花,非常精致。门很宽,由于门的gāo
dù
很低,好像快接近正方形了。
嘎鲁大叔双手捧着个布包,带着我们进了蒙古包。
低头进门才发现,这蒙古包是镶在地表之下的,进门要下三阶水泥楼梯,蒙古包内的gāo
dù
也就能直身子了,和普通人家的gāo
dù
没有不同,开始我还以为这里住着霍比特人呢。
地面是水泥磨成的,不同于用砖铺地面的嘎鲁大叔家,屋内的摆设也很整齐,不像嘎鲁大叔家那样líng
luàn
,虽然整体上来看的感觉显得干净很,但是却稍显冷清,没有生活气息。
蒙古包靠近里面的三分之处,是个土炕,炕上的被褥叠得很整齐,旁边的蒙古包壁上开了个窗户,窗户内侧是个上卷的小方帘子,帘子放下来,蒙古包里就应该是漆黑片了,必须用顶部正中央挂着的节能灯泡照明。
蒙古包里只有个女人,盘腿坐在炕上,因为她是背对我们面壁的,还带个蒙古民族式的小帽,我只能从她的长发,和身上的蒙古大袍子来判断,是个女人。
听到我们进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