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让很多奥斯曼土耳其官兵感觉到意外的是在这个时候,大军并没有继续前进太远,而是快要逼近到距离敌军阵地不远的时候就开始停下来构筑野战阵地工事,似乎不是在准备进攻之前在侦查中根本没有多少军队驻守的大营,反而是要面临绝对优势的对手进攻似的。
大概在一个时辰之后临近天亮并不算太远的时候,地面上如同潮水一般的震动渐渐的响了起来,如果是十分有经验的将领,会听的出那是十万规模左右的骑兵才会有的声势,一开始的时候那声音并不算是很大,只是最后的时候才突然从多个方向汇聚起来。
这样包括十三万骑兵主力和七万步炮兵从陆海两路的的规模集结行动显然不是寻常的军队会拥有的能力。因为之前的奥斯曼主力经常要跨越大海在乌克兰乃至巴尔干等地展开作战行动,才在经验和装备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从东方的敌手内部一些不满者那里,穆德拉四世在进攻之前的时候也了解到了不少以前通过旧有的手段根本了解不到的情报,比如:虽然这一次萧轩亲自带来的远巡队伍不过数千人左右的兵力,可是这数千人却是绝不可以轻视的兵力,虽然骑兵比例并不算大,但实际上却要比当年的波兰翼骑兵更为强大。因此即便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也不能轻举妄动发动进攻。要在防御中接连不断的消耗对手并且始终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保持围困态势,才有最终取胜的一些可能行。对付这数千人,甚至二十万左右的寻常步兵集团也不保险,需要是以骑兵集团为主的力量或许才有施展“机动围困战术”的一丝可能性。
因此这一次奥斯曼人直到云集了二十万的精锐主力投入进攻作战的同时,也联系了曾经是重要对手的萨法维王朝十万以上主力集团,总共三十万人上下的大军,其中仅仅骑兵就有二十万人以上。如此规模庞大的前所未有之军,才终究给了穆德拉四世以一定程度上的勇气。
就这样,在天光渐渐放亮的时候,连绵十几里方圆大概四里到六里左右的包围圈渐渐形成了。包围圈的纵深多达几十排,厚有一里左右的距离。骑兵和步兵以在这个指代看起来很稀疏的原则分布,并且依靠充足的人力,二十余万人的大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