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要么是发丘要么是摸金,因为这两种军职之下,恐怕有很多都是从曹操的近卫里遴选出来的。
\n
\n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
\n
停止了猜测,程煜接着往下看。
\n
\n
……
\n
\n
姚家洼的姚姓成年男子,很少有出去务工的,虽然当地也不算贫穷,但毕竟也不富裕,像是这种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用于耕种的村子,现在大多数十室九空,剩下的也都是老人和孩子,成年人基本都在外边务工讨生活为主。
\n
\n
但这个村子,却似乎很重视传统观念,说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是以不允许年轻男子出外务工,倒是女孩子随她们自己的便,愿意出去也行,留在村里也可以。
\n
\n
对于拥有这种旧观念的村子,当地政府其实是有些头疼的,村子里那么多在他们眼里就是游手好闲的青壮年男子,虽然谈不上是什么隐患,但总归是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是以乡里也多次劝说村里的年轻人出外务工,哪怕去县城里干点什么都好,但村民们却格外的坚持,也格外的团结,表示他们不给政府添乱,也希望政府不要干涉他们的自由。
\n
\n
最终,乡里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在乡里办了个社办工厂,将厂址就设在了姚家洼很近的地方,总算是说服了村里的年轻劳力,进入到工厂里工作。十多二十年下来,倒是相安无事。
\n
\n
可是那个工厂并不设在姚家洼,而是在隔壁的村子,距离很近,但那个村子由于修路的原因,已经先一步拆迁安置了,那个社办工厂自然也就被县里统一规划,搬去了县城周围。
\n
\n
姚家洼的年轻劳力纷纷辞职,又回到了村里,再度游手好闲起来,这让乡里着实又开始头疼,尤其是再有几年这个村也要进行拆迁安置工作,虽说已经提前跟姚家洼的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