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网打尽。
展青锋和展青芒对视一眼。他们和刘洵毕竟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原本打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说服不了他,再动手制服他。可是看着刘洵油盐不进的样子,说服教育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
刘洵曾经是白谷的知己,是展家兄弟的旧识,现在只是一个时日无多的老疯子。童年的不幸遭遇,让刘洵变得不可理喻,他偏激,他执拗,他死不悔改,他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复仇,让他放弃复仇还不如一刀杀了他。
在刘洵微笑的皮囊下,掩藏着一颗怨毒的心,刘洵满脑子都是血债血偿的念头,他要的就是血流成河,要的就是生灵涂炭。他的仇人死了,他就憎恨仇人的子孙后代;他找不到当年助纣为虐的宋军,他就憎恨所有大宋子民;他憎恨宋人,因为身体里流淌着宋人的血液,所以他连自己都恨。
看着这样的刘洵,赵臻心里很难受。
赵臻活了两辈子,从来都是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扪心自问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偏偏两辈子都这样命途多舛。前生正当壮年死于车祸,死状凄惨不说,还连累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辈子有一只深井冰便宜爹,和一群放弃治疗的便宜祖宗,赵小臻不仅膝盖上插满了箭,还要被迫背黑锅,黑锅背了一口又一口,数量足够开一家厨房用品店了。
站在旁观的角度上,灭族之仇不共戴天,无名小国的后裔找赵臻复仇,的确在情理之中。
白谷能理智的看待问题,能说出“我不喜欢父债子偿那一套”,说明白谷心胸开阔,没有被仇恨迷失本性。白谷心里很清楚,赵臻今年只有七岁,当年的恩怨与他无关,与大宋百姓和大宋士兵也无关。如今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们的仇人都已经化为枯骨了,复仇还有什么意义?与其执着死去的仇人,不如保护好活着的亲人,一旦重启兵祸生灵涂炭,只怕无名小国仅存的一点血脉也保不住了。
刘洵对复仇耿耿于怀也情有可原,毕竟惨剧确实发生了,刘洵想复仇也无可厚非。可惜刘洵用错了方法,因一己私欲违背了天下大义,他的结局注定是失败。刘洵迁怒的做法太偏激,三观不正注定做不了主角,既然做不了复仇的王子,只能沦为作死的炮灰。
赵臻在心里叹了口气。
无名小国的遭遇虽然值得同情,但作为罪魁祸首的赵氏子孙,赵臻不可能因为同情他们,就束手就擒躺着等死。于是赵臻只能弄死刘洵,赵臻不但要弄死刘洵,以后每一个来找他复仇的人,赵臻都要想办法弄死他们。因为赵臻不想死,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