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郎接到u盘后,就把u盘插入了背包大小的班组携带式通讯装置上。开始经行特征比对。很快就得出了的确是国民阵线内部使用的通讯信号的结论。
“那这段信号是什么意思?”苟苛刚想问,结果在一旁的孟婕先问了。
“这个我没办法解出来。”阿里郎回应道。
“你出们都不带密码本的么?”孟婕看上去听得有些着急。苟苛这才想起来孟婕一个常年负责搞治安的现在跑出来到敌后,恐怕主要是因为之前的行动中失踪的几个人里有他的挚友。(密码本只是解密算法的通俗说法,不一定有实体。)
“不是,带了,这段时间我们和都南据点那边联系也是用的这个密码本。”阿里郎性格本身就有点腼腆,现在被孟婕的咄咄逼人弄得有些窘迫。
“小孟,坐下,让他说完。”吴哲见状按住了孟婕。
“问题在于,这段信号除除了通常的算法加密,还进行了模糊处理。”阿里郎见得空后继续解释道。“所以在按照密码本解密之前,还需要过滤掉为了保密而添加的冗余信息。这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过滤这些冗余信息的去模糊化算法,一个是能进行去模糊化计算的高性能计算机。”
所谓模糊处理,就是在有意义的信息之外,再加入一些冗余的无意义信息,比如target(目标)的莫尔兹码是“-.-.-.--..-”然后一个简易的模糊化处理手段是在其中间随机插入一段无意义的“.”或“-”导致在翻译该段莫尔兹码的的时候无法翻译或错译出别的意思。
这种处理的优点是使整段信息看上去杂乱无章像是单纯的乱码。而且就算是同一句话,每次发送出的信息也会有很大一笔部分是不相同的,增加了破译难度。这也是之前小娜收到的三段信息只有部分重复,但小娜依然认为可能是同一段话多次重复发送的原因。
但缺点就是有些模糊化算法的逆运算相当复杂,就算是有了对应的去模糊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