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冏是斐潜伸出去的触角,但是触角并不能等同于斐潜自己的手脚。
其他将领兵卒,也同样是如此。
斐潜如今也渐渐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同样也无法回头了。
总不能说将所有的指挥权都收回来,然后斐潜在脑袋里面装一个小系统,眼前顶着一张小地图,手里捏着一个小鼠标,随时随刻进行多线程操作吧?
早期的时候,斐潜还能去调整一些碰到细节上的问题,现在几乎想都别想。
若是真的『事必躬亲』,斐潜就肯定会累死,关键还未必能做好。抓大放小已经成为了斐潜当下必须要适应的工作模式。
就像是现在。
『传庞令君前来。』
斐潜翻身下马,走到一旁。
兵卒依旧在行进,长长的队列,激荡而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斐潜默然而立,目光扫过这些兵卒。
虽然说从外表看起来这些兵卒都相差不多,但是实际上骠骑军兵卒的整体质量已经比不上斐潜在进军关中之后,南北征讨的那一批的水准了。
不是说后来才来的许褚比不上原先跟着斐潜的黄成,而是兵卒的『整体』水准无法避免的下降。
这是一个很简单,也无法避免的问题。
平均的分母越大,平均值必然是下降的。
至于后世的某些平均值莫名其妙的会逐年上升,就算是经济下行,通货膨胀,失业率升高也依旧是不断地上涨……
那就很不斐潜了。
人是会老的,会受伤的,一批老兵退伍,必然就有一批新兵补充。
所以骠骑军作战水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会上下波动,都是属于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骠骑军依旧是骠骑军,平均值确实在大汉平均兵卒的水准之上,但是说要这全部的骠骑兵卒,每一个拉出来都能碾压旧有大汉体系的兵卒,那就有些搞笑了。
即便是斐潜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会认为他手下的兵卒军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争的规模越大,战斗的胜负结果就越倾向于所有兵卒的平均值,而不是具体某个兵卒将领的上限值。小规模的战斗之中,突袭偷袭等非常规的手段,以及将领军校的个人武勇,确实是会改变战局的走向,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非常规手段以及个人的武勇值的比重就会下降。
斐潜必须适应这种转变。
这也同样逼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