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的书也被封了,闲着无聊,就把挽明的后续大纲写一写吧。
这是我原先设想的大纲,不是非正常终结后的大纲。比较粗略,大家将就着了解一下吧。
1**2年春,黄台吉派出的间谍挑唆**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两班地主发起了政变,于宫门内伏兵,欲攻杀王世子和领议政。
虽然这一消息已经提前被社会调查部所侦知,不过负责监视皮岛、**和济州岛的指挥使并没有把这个消息传递给**王世子和领议政。
因为刚刚回国的**王世子虽然倾向于改革,但却希望拿回**的铸币权和海关控制权,并试图将**新军的指挥权力从明国委任的驻**大臣手里拿回来。
因此在四海贸易公司董事和军中将领的暗示下,大家决定借助反叛两班之手,干掉不够驯服的王世子。并借平叛的机会清洗一批**内部不够亲明的顽固势力。在政变当日,社会调查部驻**官员故意拦住了领议政,使其没有按时入宫。
在宫变发生之后,他们携带领议政出城进入新军军营,并召集了**新军入城平乱。叛乱虽然被平息了,但是**王和王世子都在乱中丧生。领议政不得不要求大明送回王次子继位,并开始大批清洗国内的两班士族。
**政变虽然持续了不到三日,但是因改革而带来的稍许复兴气象却被完全打断了。为了保证**的局面不继续恶化下去,东江镇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样一来,黄台吉终于可以将原来放在**边境的军队抽调回了沈阳,暂时解除了东面的威胁。
虽然大明的军队和政治经过改革之后,保密制度已经渐渐成型,使得黄台吉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易的获得情报。不过因为大明新闻报刊事业的繁荣,和明清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黄台吉依然还是能够从报纸和商人口中搜集到大明的各类情报的。
通过这些情报,黄台吉意识到大明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过去三年里的自然灾害虽然给与了大明经济沉重的打击,但是凭借着从海外属国流入的大量粮食和财富,加上海外殖民地和新兴工厂对于灾民的吸收,使得大明的社会秩序始终处于崩坏的临界点之上。
反观沈阳,因为汗位继承权的问题,八旗的亲贵重臣们各个心怀鬼胎;而蒙古王公们见到明国重新强盛后也开始首鼠两端,不断的派人同西面草原的亲戚们联络;因为几次出征无果,无法从明国获得战争红利,国内的满人不仅变本加厉的压榨汉人,更是连一些蒙古小部族也不肯放过了,满人和其他民族的矛盾正日益激化。
更糟糕的是,自从春节过后,黄台吉几乎三天两头的流鼻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