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满是欢喜。
\n他深知此事背后必定少不了张昔年的出谋画策,但见她不愿主动提及,自己也就佯装不知情。
\n纸上的这些东西,都不用仔细计算,就能看出其中带来的好处,这些物资运抵国内,将会带来难以估量的银子。
\n更何况书信中还提到,此次返程他们不仅带回众多外国的珍奇种子,更有其他稀罕之物一同归来。
\n此时,皇帝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伊灵萱曾经献上的红薯。
\n红薯种植后的高产成果令人惊叹不己,多年来,民间百姓因得益于此几乎不再受饥荒之苦。
\n这回从外国带回来的种子,可能也会给整个大晋朝,带来更好的农业发展,皇上对这些外来作物愈发重视起来。
\n岁安看着满脸喜色的皇上,轻声提醒道:“他们己经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但如此庞大规模的商队,势必会引起他人警觉。
\n虽然西哥曾留下一队亲兵护卫,但仅凭这些力量显然无法确保周全。
\n因此,父皇,您需另寻得力之人率军前去接应才行。”
\n张昔年对此深表认同:“确实如此,他们如今不过是寻常商队而己,并无皇室庇护,途中万一有不长眼的土匪山贼去抢劫,那就不好了。
\n为保万无一失,皇上应尽快派遣军队过去护其周全,希望能在八月,让他们顺利抵达京城。”
\n皇上眉头微皱,陷入沉思良久后缓缓开口:“京城即将举办拍卖会,这里的事情估计还离不开你。
\n这样吧,带兵去保护人的事情,就交给恒辉负责。”
\n如今皇上信得过能用的,就只有这几个儿子了,恒玮不顶大用,恒佑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却被宜嫔给宠坏了。
\n至于恒泰倒是被淑妃教导的还不错,不过淑妃对这个孩子异常的关爱,不忍他受一点苦。
\n恒昌身体又不好,如今能顶上来的就只有恒辉了。
\n岁安嘴角微扬,笑着点头道:“大哥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n以他的能力,必定能够顺利地带领船队归来。”
\n皇上在张昔年和岁安面前提起,让恒辉前去,其实是有点解释意味在里面的。
\n他己经看出来,因为上次的事情,长安和岁安对于恒辉兄弟几人之间应该是产生了隔阂。
\n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恒辉必须得顶上来,他希望张昔年和岁安,不要因为此事,对他和恒辉有怨言。
\n岁安对恒辉的确心存不满,但这种情绪仅仅局限于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