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倒幕的势力具有强大的优势, 看着苗头,大有打倒幕府政府的意思。
“不能再等了。”载淳看得曾国藩的密折, 见得里面关于日本本土的描述, 心知如果真的让日本本土完成倒幕活动, 建立统一的天皇军政政府, 那么对于日本的打压就错失了最佳的时候了。一旦日本走上现代化的军政道路, 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大清从此难以安枕。
载淳想到此,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李莲英说道:“下达朕的圣旨,派遣琉球海军攻打日本长洲, 并命赵烈文去各国使节公馆拖住他们,。”
“告诉张之洞,他只有七日的时间。”
七日,是载淳估摸着赵烈文能拖住各国使节最长的时间,一旦张之洞久攻长洲不下,那等到各国使节反应过来,说不定又会增加不少国际风波。
李莲英听得载淳的话,有些不解,不由壮着胆子问道:“皇上,如今大清群情不都希望出兵日本嘛?为何还要这般行事。”
载淳闻言,苦笑了一下:“你不懂,民间归民间,朝廷归朝廷,国际归国际。许多事情一旦摆在了朝廷上说,就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了。”说到底还是载淳不能做到像康熙乾隆那样的乾坤独断,像是一国的征讨事宜,即使最后满朝文武通过,也少不得拖了十天半个月了。而战场之上,战事瞬息万变,便是像日本之事,每多拖一日,载淳都如坐针毡。
“奴才知道了。奴才这就去。”
李莲英闻言,知道圣心难测,便急忙下去传召。像载淳的这种军事诏令,如同过往,一般是都是走兵部或者粘杆处,绕过军机处直接下达,相对而言,粘杆处因为特务机构的特殊性所以会更快一些。依照现在的速度,日夜不停的快马轮流赶路,从北京至沿海大约要七日,再坐船出发,大约要两日功夫,所以,在张之洞于琉球收到密报的时候,已经是十日之后了。
张之洞打开密折,见得载淳在里面再三嘱咐要快速发兵,当下也不敢多等,便于翌日在冲绳港口再次点兵。因得这次载淳在书中明言此场战役一定要快,还必须胜。所以张之洞把琉球岛内所有的侍卫都调动了起来,并且还从当地征集了一千琉球兵以供差遣。
要说这琉球国国主也是,一听得大清水师要走,顿时高兴的都快说不出话了,也顾不得什么被征用的一千琉球兵,立即就放着鞭炮,像是送瘟神一样,把大清的水师给送出了冲绳港。
大清的三艘军舰出了琉球港一路向北,自少不得要经过现在被英国海军驻扎的北岛,为着不惊动英国水军,军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