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老中医的神情警惕起来。
“我深信,我没说错,这你心里比我清楚。”
经曾晓杰言点穿,老中医脸上有点尴尬,“唔,似有道理。”稍顿,“那么,我脉象怎样?”他的神色下变得异常严肃。
“脉象虚弱。因为元气虚弱的人,在阳明经的人迎、太阴经的脉口都会呈现虚弱的脉象,正常无病之人的脉口和人迎脉象,是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如春夏阳盛时,阳脉应之,人迎当盛;秋冬阴盛时,则阴脉应之,而脉口稍大。人体的阴阳盛衰同四时的阴阳消长相应,经脉上下往来,既不结涩不足,又不疾动有余。于是脏腑、肢体、形内、血气、表里、寒温必然相称。”
说到这里,曾晓杰用询问的眼神扫视了老中医下,从那老中医因锁眉而使眉间隆起的三条肉柱中可以看出,他正在认真思考,曾晓杰的话语停,他以颇为惊讶的目光抬起头,四道眼光在两人间的空间相接,曾晓杰从中得到了鼓励,继续说:“正常的心脉、像颗颗珠子连续不断地流过,如抚mo琅玕美玉般地滑润。但你的脉象,我切诊时觉得,来时喘喘促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是心的病脉。如果发展下去,脉象前曲后直,如摸到带钩般,而无和缓之意,那后果就难想象了。”
“那该怎样疗理?小伙子。”老中医的口气已不似刚才那般冷漠、严厉了。
“这阴阳俱不足的情况,若用针补,阳气就会使属阴的五脏之气衰竭;若泻其阴气,则会使属阳的六腑之气趋虚弱。因此,只可用甘草来调和,不可给予大补大泻的药物,因衰弱过甚,火能伤阴,故也不可用灸法。倘若不了解情况而误用泻法,便会使五脏功能遭到败坏。”
“看来你对《黄帝内经》颇有研究?”
“不敢当,我只是根据《灵枢》中‘始终篇’与《素问》中‘平人气象论’,结合些医理常识来诊断,对与不对,还需你老指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