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爷,怪我一时昏头,竟忘了贾嫔之事,还望您不要见怪。”
“怎么会,升叔多虑了。”贾蔷失笑,“封谁做贵妃,那是皇上的意思,谁还敢去争不成?既然咱们托了周贵妃的福生意兴隆,提上一句两句又何妨。”
得了这话儿,升叔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兴致勃勃地盘算:“周家的人来采买时,也另有几家过来买了些回去,说是买个贵妃娘娘喜欢的物件,瞧着开心。我瞅这风还得刮一阵,爷,咱们可得赶紧补货哪。”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不但男子们喜欢仿照大人物行事,小女子们也爱效仿娘娘夫人。古有寿阳公主梅花妆风行长安,今有暹罗货托了周贵妃的东风名噪一时。
对女子们而言,这是新鲜有趣的东西。但对贾蔷和升叔来讲,却是绝好的商机。
但贾蔷却只是说道:“嗯,可以补一些,但不要多补。”
升叔不解道:“为什么?”
若他们不做这笔生意,定有其他人来做。白放着钱不赚,那不成傻子了?
“如你之前所说,这些物件做工不差,但失之花哨,向来不为中原人所喜。待兴头一过,定然无人问津。若咱们只做这一阵子的买卖,倒也罢了。但想长久赚钱,还是得动动脑子。”
贾蔷记得,前世里周家费了近半年的光景才买齐了暹罗货。期间因为货品短缺,加上闻风附庸的人乱价哄抬,一时间这些玩意儿的价钱被炒得抬高了数十上百倍。教许多暹罗人闻风而至带着大批货物赶到京中,却又只卖了一两年就迅速清冷下去。到后来价格贱得不行,连本钱再砍一半,都无人问津。许多商人更因此倾家荡产。
那两个缩在偏巷里的暹罗老板,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才会想借自己搭上薛家这条线,指望哄住薛蟠那个呆霸王来接盘。
所以,贾蔷在提前收购东西时就打定了主意,绝不能像那些老板一样,把本来绝佳的市场做烂做赔了。
个中内情,升叔自是不知。而他一时也想不到那么深远,但见小东家说得在理,便也认可:“爷,那该怎么办?”
“且再卖一阵子。其间找匠人来仿做,就照着它那异国风味来弄,但配色要雅致,不要大花大朵,红红绿绿。”
“成!”这么一点拨,升叔顿时眼前一亮:“暹罗物件大多是银制的,还有些鎏金。咱们可以收些精致的小银器来,淬新后来卖,价格便宜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