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公主来也得训斥两句。非议太子妃的人品,质疑太子殿下的血脉——这可不是小事情。真要计较起来,才不会管什么‘法不责众’呢,只怕连只长了耳朵听的都要受罚。而且肯定不会罚那些老夫人、王妃,你到时候受了委屈,我可救不了你。”
他用了“受了委屈”而不是“觉得委屈”,这让静娴破是受用。然而嘴上仍不放过他:“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你是怎么忍下来的。昨天还有人来找我打听,说是秦王夜会北静王。”
“他们从前亲密多了,怎么到现在才有这样的事儿传出来?”林沫看起来不急不缓。
静娴也好奇,到底什么才能让他看起来焦虑一些?于是只能顺着他的话往下提:“兴许是因为,从前北静王流连花丛,没个定数,大家都以为他是花花公子,没人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只是同你的事儿传开以后,身上就烙了个印似的,同谁多说两句话都要被猜忌,别说他原本就同秦王交情匪浅了。”
林沫为这“交情匪浅”四个字皱了皱眉,而后道:“那也行,就像你刚刚说的,我烙过印了不是?”他笑了笑,“我很大方的。”
静娴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我从前真不知道老爷是这样的。”
两个孩子已经熟睡,林沫陪着妻子看了会儿田庄上送上来的册子,忽然听到喜儿扣了扣门扉:“老爷,三爷来信了。”
静娴坐直了身子:“下午进宫总算能不叫公主失望了。”
“我去看看。”林沫跟着笑了笑,起身往书房去。他并没有妻子、妹妹那么期待林澈的来信——因为漠河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两月一次的通信已经算是不易,而这次毫无疑问是临时寄出的。
打乱了原先的规律,是因为什么呢?出事了?舅舅情绪依旧不稳定,甚至影响到身体了?还是……他心里盘算着自己寄给白时越的那封信,应该也到了吧。
如果说是因为那封信,为什么不是舅舅回呢?他能想象亲手将爱人送上死亡之途是怎么样的痛楚,然而也只是想象而已。但他的舅舅应该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不至于不理解林沫那封信的意思。
难道说,真的出事了?
第272章
拆了信,开头先是简单的“平安”二字,字迹狷狂,不似林澈字体。林沫总算放下心来,卸下了全身力气似的坐到椅子上,展开了信笺。
平安二字下头便是林澈的字了,同往常一样,先简单介绍了自己现在吃得好穿得暖,除了当大夫还扛了几回枪杆子,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