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丧刚过,魏府撤下白幔白灯笼。
走的是尚年轻的北番族长、魏府家主魏业,为何称为喜丧?
因魏业自而立后,疾迷修道、一心求升天,这回终于遂了意,临死还举起三根手指,嘱咐家人不得守孝,应大笑三百声,恭送他升天得道。
长子魏子易当然不敢如此操办,规规整整领阖府、全族守了百日孝。
一身孝服才褪去没几天,更头疼的事摆上了案头。
大良朝习俗,长子与其它子女地位悬殊,有“父死,其妻後母”的习俗:即娶亡父留下的一应妻妾,不管男女。魏业修道不久,正夫人即魏子易的娘亲出家,多年前纳的小妾皆被魏业放还原籍,只留下两个双胞胎庶子。
这后院,只剩魏业年青时收的两个男宠郎,张郎张应、孟郎孟闻,情深义重守着一片后院,吃吃、喝喝、行令斗鸡打拳。
孝服刚褪下,这两个男郎开始每天清晨至魏子易东厢房请安,两张俊美的脸上意味悠长,俊眸灼灼盯视魏子易,盯看得魏子易发慌。
魏子易对这习俗颇有微词,但做为族长长子,最好别公然带头伤风败俗,否则族里可能发生些不可控的踩踏事件。
只是魏子易尚未成亲,就算要娶这俩郎,至少也得等他成亲、立了正夫人后,可看着这俩似等不及了?
这天,持重、守矩的魏子易让下人去请大叔父魏文过来,商量对策。
按魏族族规,父亲早逝,作为准族长的长子,地位比叔叔、长老们还高,魏子易大可独断专行,自己决定何时娶那俩男郎,心狠手辣些么,大可赐他们陪葬、殉情,这倒是不败坏风俗的。
但魏子易素来仁厚,他想做一个以仁德服人的族长;任何族务、家事力求端正周全、无可指摘;
他更想趁此机会,抛出尊重、看重大叔父的姿态,拉拢大叔父。不知哪本兵书上曰:上位者适当交心、抛出需对方解决的小困难,是拉近距离的不二法宝。
魏文乃北蕃魏族第一大将,一杆红樱枪挑遍塞外,高大俊厉,威武凛凛,多年来,肩负魏族安危,南征北战,岁月蹉跎,年近而立,尚未成亲;
——至于尚未成亲的真正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大叔父魏文一袭华服款款而至,不上沙场时,他常着北蕃最华的服,喝最烈的酒、驯最野的马,大家都猜,他爱操什么样的人?猜不着,此人貌似威猛不羁,实没甚恶习。
负手立于窗前,颇有丰神俊朗之姿,仁厚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