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洗衣服和缝缝补补为生,富户给的接济她推脱不掉,便攒了下来,打算日后留给两个孙儿。
石衡三岁的时候,薛老太太也想将他送入学堂中,但也是那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个小孙儿……似乎有些傻。并不是那种真正的傻子,只是反应有些慢,人也不大灵光,一件事正常人说个一两遍也就记住了,但是石衡不行,起码要说个七八遍才能记住,但好歹……还是能记住的。
还有他身体的特殊……最后他还是没能去得学堂,好在石衡自己也自认不是读书的料,并没有误会老太太偏心。石衡虽然不算聪明,但性子善良,也很懂事,见薛老太太辛苦,平日百年帮街坊邻居捕鱼挖草赚些小钱,八岁后则正式跟着城中的木匠当学徒,以此补贴家用。
其实城中的木匠本来不想收他的,但最终还是碍于富户的面子,把人留下了,权当是留个杂工,也因此,石衡从小干的就是又脏又累的活,其他人不愿干的事情,都是他去做。
这些年他与薛清彦关系十分亲近,起码他是那么觉得的。对于这个俊朗聪慧的小哥哥,石衡一直很敬佩仰慕,薛清彦虽然偶尔对他若即若离,甚至呼来喝去,但石衡猜他读书肯定很有压力,因此从不往心里去。
他自是不知道薛清彦其实就是故意的,看他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还会在心里笑他“傻狗”。
在石衡十六岁那年,薛老太太离世了。在老太太离开前几年,她的身体早已不好,医药费、还有薛清彦读书的束修乃至平日吃穿用度,全都是石衡起早贪黑挣回来的,而且因为薛清彦面临大考,一直住在学堂,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所以照顾老人的事也全都落在了石衡身上。
石衡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薛清彦也是这么想。
只是因为薛老太太离世,薛清彦不得不守孝三年,无法参加科举,这让他整个人显得有些阴沉,石衡以为他是因为老太太逝世才如此,很是心疼,因此下定决心要连着奶奶的份一起照顾他。
为了守孝,薛清彦从学堂搬了回来,可看着这家徒四壁的房子,只是让他心情更差,更何况还有一个碍眼的傻狗始终在家里乱窜。
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他也知道现在是谁在养着他。当年好心的富户早就从这座小城搬走了,接济也断了,曾经的存银还是后来薛老太太心疼石衡的辛苦,几乎都拿了出来,可惜还是杯水车薪,现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存款。
好在石衡脑筋不算聪明,但人很勤快,才能让两人得以温饱。偶尔薛清彦状似关心地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