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娘要寻《心经》,在唤润妍姐姐呢。”
闲雅冲润妍眨眨眼睛,笑道:“想是要给四姑娘的,快去罢。”
这有什么好送的,润妍嘟着嘴磨磨蹭蹭地回了屋,不刻又欢欢喜喜地出了门:姑娘说得是,四姑娘今个儿喜欢佛经也没什么打紧,说不定明个儿她又喜欢回米包了呢,自个儿干麻这般惊咋的。
润妍笑嘻嘻地给惜春送佛经的时辰,黛玉正牵着嘴角听薛家的八卦。
要说薛蟠这人,可谓百无是处,只这哥哥做得还差强人意——可惜他是个不动脑子的,但凡在外面听着二句宝钗出宫的议论,不是纵奴行凶,就是亲自出拳。闹到今日,原先不只此事的人也都知个大概了,原先只知其事不知其人的的,也都对得上号了。宝钗前两日得知后哭得死去活来,偏她家薛呆子哪里懂这些,倒怨他妹子不领情,才在外面少了些争执。只是这事已被他闹得人尽皆知,薛舅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盼着时过境迁,将此事淡出众人眼中也罢。只是薛呆子总收不住手,仍如这回般时不时闹出些故事来,真真闹得薛舅姨头痛不已。
按说内宅里不该这般传外男的闲话,且王氏有心代为遮掩。早就禁过下人们的口。只黛玉有心借此事让薛家迁出贾府,是以此等话题在府里别处或还收敛些,却在王氏鞭长莫及的贾母院子里及时新——毕竟宝钗选侍事已是作罢,贾府未曾得着半点好处,倒是添了个随处惹事的“不定时炸弹”,心为贾家作想的贾母若是知了实情,想来不会不管。
只是想来这薛家真不是好打发的。当初这家三口为了宝钗待选而附贾府而居,若真是宝钗打选待进身,薛家自持身份,或还会别府另居,而如今宝钗却被宫中“辞退”,要她家离了贾府只怕就难了:则薛呆子太能惹事,若不借着王氏靠着贾府的名头如何才能摆平——这儿可是京都,可不似原来在金陵,区区个皇商就能横着走的地界儿;二来女儿到了这番境遇,为着香菱的原由,若不依附着贾府的门眉,却如何才能寻门好亲——她们王家虽还也有人在朝,可先时薛家入京他们就不大放在心上,如今这等自是加远着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