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时,晨间与母亲去花神庙酬神,香甜的花糕味,直萦绕着马车,恋恋不去。偷眼自马车的碧纱窗往外瞧,见路上的女子,无论老幼,均头戴鲜花,身披彩带,真是,前世无从可见的奇景。热闹的氛围,让她觉着,仿佛,全天下的世人们,都在为她的生日,而大肆庆祝……道旁晃过个老妇的容颜,红花白发,眉目含笑,自有风韵,黛玉见了,也有些发痴,心想着:女儿们,大抵都是花儿作的,方是正理。
……可今年的生辰,纵是般香甜的花糕,吃在嘴里,也淡了味道……
黛玉今日精神尚好,早起受过丫头们的礼,又在早过来贺生的孙姨娘的陪伴下,略瞧了眼各房送来的礼,遣人答谢了。因着没见到父亲的礼物,黛玉闲得发闷,静极思动,听孙姨娘说,父亲日都在府里,于是借着生辰的名头,打着向父亲要礼物的幌子,出了院子。
阖府的花草,均被打理得焕然新,虽未加红帛,却也束了些淡彩的锦带。父亲在书房里看邸报。见着她来,本还想因她出了院子,嗔她几句。不想反被黛玉指着要礼物,撒起娇来。父亲架不住黛玉如此小女儿之态,只得将前事放在旁,捧出只漆匣来。
黛玉见那匣子虽带着古物的味道,但通身雕得百花,朵朵绽放,莞如时间在此静止般。她不由笑道:“爹爹送得礼物,可是这只匣子?若不是,倒叫女儿,也生出买椟还珠的心思了。”父亲但笑不语,示意她自己开匣观。黛玉琢磨了半刻,方在朵牡丹的花蕊中,寻着了机关。她轻轻按,匣面自藏在花底的匣缝处分为二,带着各自的花朵往两边分开。显出匣底的红缎,并红缎上的片叶状的绿玉。说它是玉,只因黛玉比不出其它的物事来。它有着上等翠玉的各色优点,却在其外,带着些……生命力的感觉。黛玉拈起玉片欲细观,立觉有异:如此春寒料峭之季,入手竟无丝玉石的寒气,反带着些暖意,这若真是玉石,就是极难得的暖玉了。
父亲见黛玉惊讶之色,不由拈须得意地笑了:“玉儿说的不错,这匣子,原本就是为父送你的礼物,只可巧,为父上月,偶得着了此物。”他说着,也倾过身子,看向黛玉手中的这片“玉叶”,“那人说是家有难事,立等钱用。才将这家传之物拿出来,寻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