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子他爹也玩收藏,但是和沈三子的脾气一样。凡是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无论你吹得多高,就是不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一副画或者一副作品放在这里,首先要赏心悦目才行。
实干派要求的不是赏心悦目,而是顺风顺水。
顾云来统筹了一下城建局可以笼来的业务,原来许多商人看重的并不是十里镇的鸟语花香,而是其中的潜在价值。对于商人而言,如果说一个美丽的地方没有办法转化成财富,那它的美丽,就跟那些叫好不叫座的文艺作品一样。艺术家在死前仍然在唏嘘和哀叹,却在死后,让人发现了其伟大。
这其实很悲哀的,作者一生穷困潦倒,死后反而成全了那些二道贩子。
而一方水土的作者实际是大自然,这既不需要版权费,人人都可以做二道贩子。所以许多商业开发实际是一本万利的,因为地利这个东西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换句话说,其实很多商人已经盯上了十里镇这块宝地,只是苦于许多现实因素,一直无法实施。
就老唐那块地,如果收作商业开发。村集体至少得有千万级别的入账,老唐个人,入个几十万也是轻轻松松的。却没有人跟村民提过这般厉害,因为他们都知道,凡事这样的开发,大头肯定是镇政府啊,村集体和村民怎么可能是最终受益者呢。
如果办成一个公益项目就不一样了,直接绕过镇政府。镇政府当然也不愿意承担这样一笔额外的财政开支,所以才让顾云来成功地拿到了这块地的使用权。
既然是试水,顾云来等于是栽树来给后人乘凉。因为一旦小学校发展起来,周边的经济必然受到影响。这是现实规律,不受村民的意志控制。一个桃园村的生源满足不了小学校的规模,势必吸纳周边县镇的适龄儿童。
那么旁边的学校经济呢,凡事有点嗅觉的人肯定会一窝蜂跟上的。
所以顾云来需要属下们跟那些商人讲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