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一事相求。我承诺过他们,日后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朝廷绝不会打压他们。”
\n
\n
“那是一定!”郑有为肯定道:“谁不愿意安居乐业?太平盛世下的匪贼,其实一言难尽啊。我父亲就是徐州的地主,家里有些田地,能供我读书,许多佃农家的孩子未尝不是读书的材料,只可惜没这机会。这种事,我真是见的多了,如今可以全身而退了。”
\n
\n
郑有为说着,眼泛泪光,想起自己一直在家门口做官,有人说他不求上进,有人说他中庸平凡,可他却最明白,楚州这地方,但凡换个人来,说不定沦为水贼的百姓就更多了。
\n
\n
官商勾结,他就是那个特例,因此被排挤、受的白眼只有他自己知道。
\n
\n
沈易安回想赵立家境,想必也是郑有为惜才方有了今日赵立,便真诚地开口道:“你是个好官。”
\n
\n
这一句让郑有为几乎老泪纵横:“一句足矣,我死也瞑目了。”
\n
\n
郑有为逐渐平静后,对沈易安道:“其实罗三的这群人若是能安居乐业下来,旁的那些小水贼帮见了,很快也会偃旗息鼓。”
\n
\n
沈易安略诧异:“我也曾想过,你真的肯定?”
\n
\n
郑有为笑道:“别看平日挺嚣张,若不是走投无路,谁会走这条路?不过话说来回,罗三这群人,多少都是会些手艺的,或者自己有船的,其余的水贼,许多都是连鞋都穿不上,只有一身蛮力的。好一点的都跟罗三了。”
\n
\n
水贼这一行还有如此的入行阶梯标准?听到这话,沈易安想笑,可又笑不出来。
\n
\n
这个年代学徒也是要靠关系、面子和钱的,这些都没有的话,想当学徒都没门。
\n
\n&nbs